日前,2021金磚國家女性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安溪縣女茶師何環珠榮獲大賽特別獎。
作為女茶師中的佼佼者,何環珠擁有一家專業茶企——惜緣茶業,還在國內率先建成茶葉領域以女性為主體的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福建省無我茶會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生態小院三大平臺,通過傳幫帶機制,推進茶產業振興,讓更多女性獲得繼續學習和工作機會。
創新創業巾幗不讓須眉
何環珠出生于湖上鄉的一個茶業世家,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她對鐵觀音有著特殊的感情。
“這么好的茶葉,不能只局限在安溪,應該傳播到全國,甚至全世界。”何環珠自小便立下志向。為此,她到安溪茶校學習茶葉知識,并開始在互聯網上把安溪鐵觀音賣遍全國。隨著茶友越來越多,何環珠的投入更為專注。她遠赴內蒙古、浙江、安徽、云南等地尋找各類茶品,學習茶葉審評,挨家挨戶進行比對。每到一處,她都樂于與當地茶商交流茶葉制作技藝,搜集當地茶葉。
“光靠自身實踐還不夠,還需擁有更加系統的理論知識。”何環珠喜歡讀書,尤其喜歡一些茶文化書籍。關于茶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飲茶技藝,她都認真研讀,看了一遍又一遍。
憑著對茶的癡迷,何環珠還經常拜訪張天福、蔡榮章、陳郁榕、沈學政等茶學教授、茶界前輩,虛心請教,鉆研相關茶葉知識,一直不懈追求精益求精的制茶品質。這也讓她更明白了茶文化發揚和傳承的意義,矢志致力于保護非遺茶文化。
喜歡茶,而了解茶。去年,何環珠考上福建農林大學農業管理專業研究生,在探索鐵觀音茶產業發展道路上更加深入。正是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她入選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文化產業創業創意人才扶持計劃,并在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高級研修班、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文化產業創業創意人才培訓班學習。
2019年10月,以“安溪茶·和天下”為主題的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安溪縣舉行。來自美國、韓國、意大利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愛茶人士歡聚一堂,同品精彩紛呈的國際茶文化盛宴。而何環珠正是此次活動主要組織者和推動者。她說,以茶為媒,吸引和聚集國內外茶行業各類人才到安溪,助力安溪茶產業宣傳推廣。
源于那顆孜孜以求的茶人匠心,何環珠還身兼省海峽茶文化與旅游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制茶工程師、高級農藝師、國家一級評茶師、全國鄉村振興實踐指導師、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等諸多榮譽。
“面對榮譽,唯有更加努力。”何環珠表示,在國家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和“三產融合”背景下,她將繼續努力實施茶文化塑造和茶旅一體化的基礎建設,用品質締造一個叫得響的好品牌,讓安溪鐵觀音香飄世界。
拓寬渠道推動婦女就業
本次創新大賽,我國共有三名來自阿里巴巴平臺的女性創業者獲得特別獎。此次何環珠得以獲獎,不僅是對其在茶業技術能力與創新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其主導創辦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在促進女性發展就業與傳統文化傳承方面所作貢獻的贊賞。
談起非遺傳習所創辦初衷,何環珠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她探索總結出一套“人與茶葉和諧共生”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并從性別與發展角度,集合安溪鐵觀音茶產業原鄉品牌和福建農林大學學科優勢,利用傳習所公益性人才平臺,吸引國內外有志于茶文化傳播的優秀女性到安溪縣交流合作。同時,用易懂、易通、易受的傳習手段,面向女性大學生、創新創業者、致富帶頭人和茶文化傳播者,講好茶故事、講透茶文化、講活茶技藝,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安溪是全國最大的產茶縣,有數十萬女性從事茶業工作,從種茶到售茶,從茶藝到教學,處處都有女性身影。”何環珠表示,女性是一支技術富民的重要隊伍,是一道文化興茶的美麗風景線,也是一支鄉村振興不可忽視的生力軍。女茶師非遺傳習所的成立,進一步加強了女性茶業隊伍建設,也為校地合作服務安溪茶產業發展增添又一特色陣地。
在何環珠帶領下,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聚集和培養一批本地從事鐵觀音茶產業的優秀女茶師,通過傳、幫、帶指導大學生技能實踐1000余人次,主持參與茶文化培訓100余場近3000余人次;“師帶徒”培養85人參與課題研究、論文發表、標準制定、技術攻關,擁有發明專利56項。
為了更好促進女茶師成長成才,傳習所還聘請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屠幼英以及美國、德國、澳大利亞、丹麥、斯里蘭卡等國家26位茶學專家作為導師。
“依托高校學科、專業等資源優勢,讓傳習所有了更堅實穩固的支撐,搭建起開放共享的人才培養平臺。”何環珠介紹,傳習所不斷深化產教融合,開展系統、專業、規范的技能培訓,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功能,把高校女性學生和茶鄉廣大農村婦女組織起來,協同推進創新創業,為鄉村振興持續輸送更多茶業人才。(記者 陳和俐實習記者 陳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