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優劣決定著一個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近年來,安溪縣通過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推進“放管服”改革以及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等做法,著力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系,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石。
靠前服務 辦事效率再提速
“太方便了,原本需要跑到縣城,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省去路上來回奔波,對我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便民。”近日,首星電影城有限公司負責人潘李晶,在官橋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成功申辦衛生許可證遺失補發。對安溪縣政務服務事項前移鄉鎮創新審批模式,潘李晶稱贊有加。
為把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給群眾提供更貼心、更直接的便民服務,今年4月份,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事項前移鄉鎮創新審批模式正式上線運行。“共梳理涉及不動產登記、醫保、衛健、民政等7個部門31個事項,并選取官橋鎮、湖頭鎮、龍門鎮等3個鄉鎮試點。”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陳建安告訴記者,下一步,行政服務中心將繼續梳理第二批高頻事項,協調縣直部門根據實際進一步推進服務前移工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豐富宣傳渠道,提高群眾知曉率。
不僅如此,在不動產登記服務方面,安溪縣也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實現事項簡化到底、一攬子辦理。“特別是打造升級版‘交地即交證’服務模式,真正做到讓群眾只跑一趟。”陳建安介紹,通過主動服務、一次申請、并聯辦理等服務模式,在借鑒其他城市先進做法的基礎上,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納入合辦范圍,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辦理不動產權證書、交地確認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三證合辦、當天發證,最大程度節約企業建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
事實上,上述只是安溪縣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兩個事例。近年來,縣行政服務中心努力讓民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大力推進網上審批服務。統計顯示,安溪縣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入駐省網事項共1739項,“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76.29%、“全流程網辦”事項占比64.47%,大力提升行政審批服務規范化、標準化、智慧化、便民化進程。
“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賴于一流的營商環境。”陳建安表示,接下來,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解決企業群眾訴求問題,提高行政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便民利企服務水平和效能,助推安溪縣企業高質量發展。
發揮職能 護航企業快發展
與此同時,安溪縣市監局等營商環境職能部門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作為,采取有效措施,高標準、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服務效率,打造便民利企、高效快捷的營商環境。
“沒想到這么容易就可以遷回來了,速度超乎我的想象。”近日,泉州燦啟家具有限公司從外地順利遷回安溪縣。公司負責人介紹,自己之前一直在外經商,現在家鄉市場環境很好,便把公司遷回來,一開始以為遷入手續會很麻煩,沒想到這么簡單、順利。
“我們對企業遷移不設門檻,實行自由遷移制度。”安溪縣市監局審批股股長陳志山告訴記者,只要是在泉州市各級登記機關登記的企業,遷入或遷出安溪縣,可直接向遷入登記機關申請準遷和遷入登記,無需向遷出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登記,避免申請人來回跑。同時,實行廈漳泉異地代收業務,實現申請人代收業務與準遷或遷出業務同步申請,減少申請人往返時間。僅去年,遷入安溪縣企業237家,遷出82家。
此外,安溪縣市監局實行首席審批官制度和企業注冊官制度,辦理營業執照設立登記由原來3個工作日縮為當天領取營業執照;推進個體工商戶全程智能化登記,進一步推進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按照“一照通辦、一碼通用”要求,實行“三十五證合一”,對納入整合的事項,將申請人依次向各有關部門提交材料的傳統辦事流程改造為一次提交、同步辦理、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流程等。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企業活力,也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一大重點工作。安溪縣市監局黨組成員、一級主任科員蔡旭燦介紹,通過開展知識產權運用工作,鼓勵企業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導航、專利質押融資,不斷推動知識產權提質增量;開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保護行動,持續開展知識產權鐵拳、藍天等行動,嚴厲查處打擊各類知識產權違法侵權行為。截至目前,共查處知識產權案件77件。
安溪縣市監局局長許錦斌表示,下一步,該局將深化“放管服”改革,結合茶鄉實際,不斷提高辦事效能和服務效率,高標準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一流營商環境,助推茶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靠前服務 辦事效率再提速
“太方便了,原本需要跑到縣城,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省去路上來回奔波,對我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便民。”近日,首星電影城有限公司負責人潘李晶,在官橋鎮綜合便民服務中心成功申辦衛生許可證遺失補發。對安溪縣政務服務事項前移鄉鎮創新審批模式,潘李晶稱贊有加。
為把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給群眾提供更貼心、更直接的便民服務,今年4月份,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事項前移鄉鎮創新審批模式正式上線運行。“共梳理涉及不動產登記、醫保、衛健、民政等7個部門31個事項,并選取官橋鎮、湖頭鎮、龍門鎮等3個鄉鎮試點。”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陳建安告訴記者,下一步,行政服務中心將繼續梳理第二批高頻事項,協調縣直部門根據實際進一步推進服務前移工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豐富宣傳渠道,提高群眾知曉率。
不僅如此,在不動產登記服務方面,安溪縣也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實現事項簡化到底、一攬子辦理。“特別是打造升級版‘交地即交證’服務模式,真正做到讓群眾只跑一趟。”陳建安介紹,通過主動服務、一次申請、并聯辦理等服務模式,在借鑒其他城市先進做法的基礎上,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納入合辦范圍,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辦理不動產權證書、交地確認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三證合辦、當天發證,最大程度節約企業建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
事實上,上述只是安溪縣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兩個事例。近年來,縣行政服務中心努力讓民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大力推進網上審批服務。統計顯示,安溪縣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入駐省網事項共1739項,“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76.29%、“全流程網辦”事項占比64.47%,大力提升行政審批服務規范化、標準化、智慧化、便民化進程。
“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賴于一流的營商環境。”陳建安表示,接下來,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解決企業群眾訴求問題,提高行政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便民利企服務水平和效能,助推安溪縣企業高質量發展。
發揮職能 護航企業快發展
與此同時,安溪縣市監局等營商環境職能部門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作為,采取有效措施,高標準、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服務效率,打造便民利企、高效快捷的營商環境。
“沒想到這么容易就可以遷回來了,速度超乎我的想象。”近日,泉州燦啟家具有限公司從外地順利遷回安溪縣。公司負責人介紹,自己之前一直在外經商,現在家鄉市場環境很好,便把公司遷回來,一開始以為遷入手續會很麻煩,沒想到這么簡單、順利。
“我們對企業遷移不設門檻,實行自由遷移制度。”安溪縣市監局審批股股長陳志山告訴記者,只要是在泉州市各級登記機關登記的企業,遷入或遷出安溪縣,可直接向遷入登記機關申請準遷和遷入登記,無需向遷出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登記,避免申請人來回跑。同時,實行廈漳泉異地代收業務,實現申請人代收業務與準遷或遷出業務同步申請,減少申請人往返時間。僅去年,遷入安溪縣企業237家,遷出82家。
此外,安溪縣市監局實行首席審批官制度和企業注冊官制度,辦理營業執照設立登記由原來3個工作日縮為當天領取營業執照;推進個體工商戶全程智能化登記,進一步推進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按照“一照通辦、一碼通用”要求,實行“三十五證合一”,對納入整合的事項,將申請人依次向各有關部門提交材料的傳統辦事流程改造為一次提交、同步辦理、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流程等。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企業活力,也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一大重點工作??h市監局黨組成員、一級主任科員蔡旭燦介紹,通過開展知識產權運用工作,鼓勵企業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導航、專利質押融資,不斷推動知識產權提質增量;開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保護行動,持續開展知識產權鐵拳、藍天等行動,嚴厲查處打擊各類知識產權違法侵權行為。截至目前,共查處知識產權案件77件。
安溪縣市監局局長許錦斌表示,下一步,該局將深化“放管服”改革,結合茶鄉實際,不斷提高辦事效能和服務效率,高標準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一流營商環境,助推茶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 吳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