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9日訊(通訊員 薌城宣 閩南網記者 周怡楠)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號召,近日,薌城區西橋街道延安社區舉辦“共享非遺樂趣 感受非遺精彩——延安社區布袋木偶戲非遺小課堂”活動。
非遺之光,閃耀社區。布袋木偶戲,這門源自宋代、承載近千年歷史沉淀的藝術瑰寶,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在2006年就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活動現場,漳州布袋木偶戲藝術家精湛的操控技藝將一個個布袋木偶賦予生命,演繹出一幕幕生動有趣的故事,為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聽盛宴,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隨后,藝術家詳細講述了布袋木偶戲的起源、發展歷程、表演特點以及近年來的創新實踐,使在場觀眾對這項非遺藝術有了全面且深入的理解。
手握木偶,心系非遺。理論講解之后,非遺小課堂進入了實踐環節。在藝術家的指導下,小學員們親手觸摸、操作布袋木偶,嘗試模仿表演動作,感受每一個細微動作如何轉化為木偶的鮮活表情與動態。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不僅掌握了基本的木偶操控技巧,更在與傳統藝術的親密接觸中激發了對非遺文化的濃厚興趣與敬畏之心。
社區共育,傳承有道。非遺小課堂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為孩子們提供了了解和接觸非遺的寶貴機會,讓孩子們在互動體驗中深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延安社區主任助理葉子奇表示,未來,延安社區將繼續秉持“文化惠民、非遺傳承”的理念,舉辦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非遺活動,讓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為構建和諧社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