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閩南網見習記者 柯嘉進 文/圖)近日,風靡全國的網紅玩具“蘿卜刀”現身漳州。記者走訪發現,漳州市區多個小學周邊,款式多樣的“蘿卜刀”成了商家眼中的“香餑餑”,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然而,這款“甩刀”時發出噠噠聲,模仿捅、刺動作的塑料玩具,或許已經超出了普通玩具的范疇。
9月25日,閩南網記者走訪發現,漳州市區多所小學周邊的小賣部、雜貨店中,都有“蘿卜刀”玩具在售。這些“蘿卜刀”款式多樣、顏色艷麗,被擺在店面的顯眼位置。
據商家介紹,這些“蘿卜刀”的價格,在2元到30元不等,是當下小學生流行的玩具。其中一位商家透露,今年8月份,他們通過批發商推薦,開始接觸、售賣這款網紅玩具。除了受到孩子們的追捧外,很多成年人也會購買。
閩南網記者發現,除了常規款的“蘿卜刀”外,個別商家還出售異型款“爪刀”。這些“爪刀”在甩出變形后,末端呈勾爪狀,盡管為塑料產品,但是十分鋒利,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在采訪中,家長們對“蘿卜刀”的出現,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家長認為,“蘿卜刀”只是一款兒童玩具,且目前也未出現因“蘿卜刀”引發的事故,無需過度擔心;另一部分家長認為,盡管是塑料玩具,但如果使用力度不當,仍可能造成一定的危險。
不過,校方則大多持反對態度。一位不愿具名的小學班主任介紹,學校是禁止學生帶玩具的,近期確實有很多學生把“蘿卜刀”帶到學校,甚至每天都能“沒收”好幾把。
該班主任認為,“蘿卜刀”雖然是塑料制品,但下課期間,學生們你追我趕、打鬧嬉戲,在慣性作用下,仍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同時,有些學生會在上課期間偷玩,“噠噠”聲甚至會影響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
為了解“蘿卜刀”的出現會產生哪些影響,對此,閩南網記者聯系了漳州城市職業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副教授林冰。她介紹,孩子天然具有攻擊本能,特別是男孩子。因此,一些男孩子可能會將“蘿卜刀”當作工具,宣泄自己的情緒,這是家長們需要注意的。
林冰提醒,孩子的情緒或攻擊本能,家長們不能一味地壓制,而應該通過一些更健康的方式,進行轉化和疏導,比如打籃球、踢足球等競技類運動,甚至將其轉化成學習的動力。
此外,“蘿卜刀”玩具模仿捅、刺動作的玩法,也引發了一些家長的擔憂。對此,林冰提醒,孩子對一些鋒利的器具缺乏認識,包括削鉛筆的小刀、圓規等,甚至在無法發泄情緒的情況下,發生一些自殘的行為。因此,家長們應該加以提醒、保持關注,讓孩子對這些器具的使用,保持審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