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3時35分許,許昌縣蘇橋鎮武莊村5組,王德欣家院內發生地面塌陷,造成4間平房陷入一個深達15米的大水坑中,83歲的王德欣在事故中遇難。(4月1日大河網)
大水坑寬12米、長18米,水深15米。好端端的地面咋就塌陷出這么大的坑?村民將懷疑目標鎖定在村西的許昌鐵礦。在真相尚未大白之前,不能簡單認定這一懷疑。但許昌鐵礦自2007年12月31日剪彩后,5年來,村民就時常聽到地下礦井里崩礦石的炮聲,“就像有人拿磚頭往墻上砸一樣的響聲”,險情明明白白。
許昌鐵礦礦區范圍27.318平方公里,包括蘇橋鎮武莊村、石固鎮崗河村等5個礦床,其中以武莊村礦床為主,南北長約5000米,向東傾斜,平均寬度為900米,面積為4.5平方公里。而這個武莊村,正是事故發生地。
查資料,蘇橋鎮面積66平方公里,轄33個行政村,236個村民小組;石固鎮面積38.5平方公里,下轄27個行政村。兩鎮共60個村,面積104.5平方公里,27.318平方公里的礦區范圍,占了兩鎮三分之一的面積,雖然村莊分布并不均勻,但涉及村莊大致也應占全鎮三分之一。
這些村莊的安全形勢或許不及武莊村嚴峻,但也應不容樂觀。不難想像,兩鎮地下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漏斗區。采礦本會導致地表松動,而遭遇地質不穩定,遇到大雨或地震,會發生何等險情實在不忍想像。
礦洞要求是遠離村莊,越遠越好。國家明確規定,采礦必須在所取得的合法開采范圍內進行,每新開一個礦洞,須經國土、安監、環保等部門驗收合格方能進行,一般不允許把礦洞開采到村莊地基下,即使允許也須通過嚴格的地質災害威脅評估。
許昌鐵礦的開采,當然通過了與地質災害威脅相關的評估。但礦區面積如此之巨,遠離、繞道與避開村莊很難,村莊下面到處是豐富的礦源,確保公共區域不被越界很難。在這種情形下,地質災害評估是怎樣闖關沖卡的?有足夠科學嚴謹的依據嗎?險情四布的武莊村未實施搬遷,是當地政府和許昌鐵礦未來得及選好搬遷新址,還是心疼搬遷補償?抑或干脆沒有舍身處地地考慮群眾生命安危?
事故發生后,蘇橋鎮鎮長姜銀海接受采訪稱,事故是否和鐵礦開采有關,目前不好確定,因為沒有看到鐵礦方提供的圖紙。囿于專業局限,對專業圖紙的了解或許不夠清晰,但鐵礦開采的前期施工已在本鎮熱火朝天地進行了5年之久,礦井里崩礦石的炮聲,時時像磚頭往墻上砸一樣地回旋在耳畔已有5年之久,村民當會有不間斷的驚懼和強烈抗議,作為一鎮之長,對在開采格局中占比巨大的武莊村的安全形勢當知,對鐵礦于本鎮的采挖走向當知。事故已發,83歲的王德欣突遭橫禍,何以不緊急找來礦方圖紙比照調查?如此回應,表明對群眾安危太過冷漠。
現實中,見多了這樣的驚悚鏡頭:不該遷的,一片片地強遷了;不該搬的,一片片地強搬了;不該拆的,一片片地強拆了。相較之下,礦采面積和安全隱患同樣巨大的武莊村“當遷未遷”,實在讓人困惑,必須嚴加追責。(竇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