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能看到,一些“出事”的干部,有一定工作能力,也有一股子干勁,有的還干了不少事,所以東窗事發后讓不少人感到“驚訝”??偨Y其中經驗教訓,如何做到既有能力,又有動力,還有定力,顯得格外重要。
這“三力”是個整體,不可或缺。眼下,能力不夠、動力不足、定力不穩的問題,仍在不少干部身上存在。有的手中可打的“牌”不多,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洋辦法”不適用。有的在工作中激情不夠,少了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勁頭和內生動力。還有的擋不住誘惑、耐不住寂寞、守不住底線,因而失去操守、一頭栽倒。有人形象地總結:本領不強被笑死,辦法不多被急死,勁頭不足被罵死,品行不正被搞死。能力、動力、定力,三足鼎立,一個人才能站得穩、立得住、干得好、走得遠。
能力是干事的基礎,能力不夠干不了事?,F在干部的能力水平總體增強了,素質也比較全面,但也有人因此自以為是、自滿自足,甚至自負得不得了。要知道,提升能力是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今天有能力不等于明天有能力,這里有本事不等于那里也有能耐。新情況層出、新問題涌現,本領危機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仍會時不時冒出來。內強素質,練就一身硬功夫、真本事,仍然是當務之需、當務之急。
動力是干事的條件,動力不足不想干事。動力就是激情,是人的一種精神狀態。平心而論,如今絕大多數干部是有激情的,他們朝氣蓬勃、奮發有為,想早點干出業績。但激情點燃易,保持難;一時一事易,持之以恒難。眼下,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咬定目標,以一種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意志一以貫之、一如既往和一抓到底地工作。這種動力來源于對事業的熱愛,來源于對信念的執著,來源于內心深處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勁頭十足、動力強勁,始終保持旺盛而充沛的精力,始終保持昂揚而積極的精神。
定力是干事的保證,定力不穩容易出事。什么是定力?不分心,不走神,不為所謂的七情六欲所惑,不被私心雜念所擾,不因個人名利所累,在紛繁復雜、眼花繚亂的社會里,始終保持內心那份執著和堅定,恪守內心那份從容和淡定。一些干部之所以跌倒在權力、金錢、美色等關隘上,就是因為內心定力不夠,面對各種誘惑或情不自禁,或心存僥幸,或圖一時痛快,或抱“下不為例”,結果招事、惹事、犯事。定力好比“定海神針”,穩得住心神,才能夠避免掉入陷阱,跳出居心不良者設的局、下的套,規避各種風險,經受各種考驗。定力源于內心的那份信念和純凈,一個有大方向、大目標、大追求的人必定會有堅強的定力。
能力決定“能做什么”,動力決定“想做什么”,定力決定“敢或不敢做什么”,三者共同決定“做成什么”。能力、動力、定力三者兼備,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不出事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