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字顯示,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3%,比去年12月的15.2%,增速大降2個百分點,說明社會消費不夠旺盛。其中餐飲業收入的增速僅為8.4%。而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甚至下降了3.3%。限額以上企業可以理解為高檔餐飲店,一般來說,消費增速相對比較平穩,現在出現負增長,據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的專家分析,是因為公款吃喝下來了,影響了高檔餐飲和名酒浪費,因而影響了整體消費。(3月27日《南京日報》)
有趣的是新聞標題,叫《中央整治公款吃喝致消費低迷,發改委擔心市場》。在專家看來,“八項規定”的出臺,引發高檔消費的狂降。商務部在今年2月的一次例行發布會的數字顯示,一些高端餐飲企業的經營和高端白酒的銷售大幅度下降,北京、上海、寧波分別下降了35%、20%和30%左右。這確實是夠顯著的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此前指出:“從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目標來看,反對奢華浪費和擴大消費的目的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钡钊诉z憾的是,反對了奢華浪費,還就影響了消費的擴大。照這么推理,要想擴大消費,只能縱容奢華浪費,尤其是要為公款吃喝開啟綠燈。真有這樣的推理,那就太豈有此理了!市場的繁榮肯定不該由公款吃出來。
專家們似乎挺懷念“禁酒令”出臺前的市場繁榮。如果沒有這樣的“禁酒令”,高檔餐飲業下降了的20%到35%(以北京、上海、寧波為例),肯定要由公款吃喝來把它頂上去,而且還該有比較平穩的增幅。由于不知整個高檔餐飲業的營業總額是多少,無從推算消費在高檔餐飲業的公款是多少??幢本┬l視春節后的一個節目,僅北京一家高檔餐廳,因為團隊包餐和商務宴請退訂了600桌,春節期間就造成至少300多萬元營業收入的損失。那么,它一家餐廳乘上一年的各大節日該是多少?算是平常消費又是多少?再乘上北京其它的高檔餐廳該是多少?再乘上全國各大城市的高檔餐廳又是多少?近日有個研討會在杭州舉行,學者在會上提出一個三公消費約為9000億的估計,財政部的官員說實際數據可能沒有這么多。但另有學者提出的估算則是19000億。誰更可信?其實,信誰的已經不重要,數額大到天文數目,早就超出了百姓所能想象的范圍。百姓的感覺很感性,很直觀,那就是登峰造極,忍無可忍。所以,中央出臺“八項規定”,才會一片叫好。
市場需要繁榮,需要由內需來拉動,因而,擴大消費需求非常重要,但這繁榮也好,拉動來罷,都不能用公款吃出來。用稅金去吃喝,再在吃喝出來的營業額中收取稅金,收來的稅金有可能比花掉的稅金更多嗎?不算政治賬、形象賬、民意賬,單算這經濟賬,也是劃不來的買賣。
拉動內需的最佳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快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讓什么都沒買的低收入者盡快有錢去買他們該買的東西。他們的消費需求潛力最大,后勁最足,實現消費后的效果也會最好:既可以不必過多地依賴出口,也可以提高國民整體的生活水平,社會也會因此而更加和諧。而要實現這一構想,恰恰需要力戒奢華浪費,需要轉變干部作風,需要干部遠離名酒,遠離高檔餐廳,深入基層,情系于民,問計于民……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官員的計策似乎并不足取。(慕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