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堰東部新城最大的住宅項目———和昌國際城以“團購”之名,通過所謂“讓利商品房”,以低于市場價50%的價格大規模向十堰公務員出售。十堰從副科級到正廳級至少有4500個公務員家庭將獲得和昌國際城“讓利商品房”的購買指標。(3月24日《羊城晚報》)
南昌公務員低價團購福利房的消息正在發酵,十堰公務員半價買房又被曝光了。盡管主管“讓利商品房”認購工作的十堰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嚴清華解釋稱,“政府組織公務員一次性買斷近5000套房源,類似批發走量,營銷相當于開發商和機關事務局雙方共同去完成,這樣減少了公司的營銷和財務管理成本?!睆那槔砩现v,近5000套房屋團購,確實有利于購房人與開發商砍價。批發價比零售價低一些并不難理解。但是,團購的好處真的如此之大嗎?如果開發商如此之體恤民情,為何不參考給公務員的團購價制定樓盤開盤價?在我看來,公務員半價買房既道出了政府與開發商之間的利益輸送秘密,也揭開了公務員復辟福利分房的權力自肥把戲。
對黎民百姓來講,福利分房是一個歷史名詞。國家有關部門早已明令禁止黨政機關集資建房,更不準搞福利分房。某些地方卻反其道而行之,以低價給公務員分配實物住房。公務員福利分房死灰復燃(或者根本沒有停止過),不僅網友吐槽,沒有買到低價房的公務員也很郁悶。公務員權力福利如此雷人,法律何在?中央政策權威何在?納稅人的權利與老百姓的安居尊嚴何處安放?
事實上,在房價高企的當下,買不起房,最有切實體會的應是普通民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而不是公務員,更不是官員,如果說公務員的福利分房需要應該滿足,那么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該誰來管?失業者、打工者、企業職工有怨言自不必說,事業單位也在進行養老金改革試點,公務員福利分房超國民待遇憑什么一枝獨秀?政府住房保障政策優先公務員頗有逆勢而動,挑戰社會公平的意味。
再說,為何有的官員徇私舞弊千方百計為子女安排蘿卜招聘?如果公務員沒房住,為何有人有多套房還在享受不到市場價一半的“讓利商品房”?且不說“三公”消費為公眾所詬病,公務員完備的福利系統、豐厚的養老待遇與穩定的工作環境就足以讓人羨慕,令大老板心向往之。政府再變著戲法與開發商玩利益輸送把戲,給公務員安排福利分房,這不是給社會不公火上澆油嗎?在我看來,某些地方絞盡腦汁給公務員復辟福利分房,不僅會示范馬太效應,而且是一種權力自肥的腐敗行為。
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問題。雖然社會分工千差萬別,貧富懸殊不可能根本消失。但是,從政策上引導分配公平,縮小收入差距,應該成為導向。某些地方復辟福利分房,實際上違背了社會財富二次分配的公平原則,傳遞了錯誤的分配導向,重創了社會公平。調動輿論監督的力量,提高法律制度執行力,把脫韁的權力關進法律制度籠子,杜絕公務員各種形式的福利房,縫合不斷開裂的社會公平傷口。我們拭目以待。(葉祝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