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廣東省陽江市大約30名中小學校長到云南西雙版納、華東等地公費“考察”和旅游。對于中央2012年12月初出臺的八項規定,陽江市教師校長培訓中心工作人員稱:“文件到這邊可能會慢一些?!保?月18日新民網)
作為欠發達地區的學校,資金寶貴,花每一分錢都應細思量,考察培訓不是不可以,但應就近進行,有必要坐飛機到西雙版納“交流”嗎?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分明是公款旅游!陽江教育部門把公眾當成“腦殘”了吧?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文件到這邊可能會慢一些”也成了變相公款旅游的理由。也許,邊遠地區收到上頭文件的時間會慢一些,但這不是借口。去年12月份,中央相繼出臺了“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媒體報道轟轟烈烈,連普通百姓都知道了,即使收到文件慢一些,校長們也能早知道。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公眾通過媒體報道,完全可以預料到重要政策的出臺。難道陽江的校長們只從文件上了解政策信息,不看媒體報道嗎?再說,在嚴禁公款消費方面,我們從來就不缺少文件。早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前,關于控制或嚴禁公款旅游的文件就不少了。
一個時期來,打著“考察”的旗號公款旅游,堂而皇之,成為時下的一景,遭到了百姓的詬病。對那些手握公權的人來講,公款旅游與公款吃喝一樣,很有魔力,很上癮,似乎像吸毒一樣,難以戒掉。只要骨子里有公款消費癮的病毒,他們就會以種種理由頂風而上,打“擦邊球”。越是在偏遠貧困地區,這種情況越厲害,“山高皇帝遠”,什么政策法律統統不在話下,手握公權的人說什么是什么,我行我素,肆無忌憚。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地方有可能成為落實中央方針政策的“死角”,有可能成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頑固“堡壘”,這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公款旅游泛濫的原因在于,違規者的成本很低甚至沒有成本,甚至沒有視之為違規。因為對違規者無非是通報批評、讓其寫寫檢查,隔靴搔癢,不傷元氣,連那些違規者都笑了。因此,我們除了扎緊政策法律的“籬笆”讓違規者無空子可鉆,更要提高違規成本,動真格,讓違規者望而生畏。(于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