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包括鐘南山在內的多位代表委員再次質疑“煙草院士”。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說,工程院依據章程作出的決定不會改變:不會主動撤銷“煙草院士”謝劍平的資格。
在質疑“煙草院士”的隊伍中,有兩位領軍人物,一位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一位是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原主任楊功煥。鐘南山不但公開批評,還聯合巴德年、秦伯益等院士致信工程院,希望撤銷“煙草院士”。動靜鬧大了,連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日前也較為溫和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認為“他的研究和國家控煙戰略之間存在矛盾”,并建議謝劍平自己申請撤銷院士頭銜。
“煙草院士”經過幾年來的發酵,對于其學術研究,國際已證實,“降焦減害”研究是誤導公眾,或者說是騙局。而站在控煙的角度,煙草院士之爭,其實是科學方向、科學倫理之爭,控煙和反控煙之爭,要煙草還是要健康之爭。面對吸煙人數逾3億、每年因吸煙死亡人數超100萬的煙草大國來說,上述的選擇題要怎樣做,已非常淺顯。蹊蹺的是,無論外界再大的動靜,身處漩渦中心的“煙草院士”謝劍平始終以不變應萬變,保持沉默,是不屑、不愿、不敢還是有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在外界為自己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之際,謝劍平院士一味采取鴕鳥政策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說實話、辦實事、實事求是,是科學工作者最重要的品格,對于外界的質疑,假如你“真理”在握,能夠證明你的“降焦”研究確實有助于煙草“減害”,有益于廣大煙民的身體健康,那么就請大膽公開你的研究成果,用不容反駁的事實堵住反對者的嘴。假如,真如一些醫學工作者所言,煙草“降焦減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就主動請辭院士頭銜,還工程院一個清白,也給自己留個好名聲。
連衛生部副部長都出來說話了,謝院士,現在就看您的自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