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行業是服務行業嗎?如果是,為什么不能追求利益最大化?”“醫院先救人后收錢,您知道不知道每年有多少惡意逃費和欠費發生?”“醫患關系緊張,是由醫生負主要責任嗎”……這是網上熱傳的一位年輕醫生“含淚十問衛生部部長”的帖子。昨天上午,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參加醫衛界別討論期間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表示會在明天上午的發言中一一回應“醫生含淚十問”。
我們有責任回應“十問”
昨天上午,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醫衛組小組討論期間,成了媒體追著采訪的熱點人物。不過,面對記者們拋出的熱點問題,黃潔夫卻并沒有正面接招。
“聽完政府工作報告之后,3月6日上午,我將系統地回應。”黃潔夫主動提及,最近網上有個帖子特別熱,是一位匿名的年輕醫生含淚十問,提到了很多尖銳的問題,他還曾跟陳竺部長報告過。
“我們有責任回應。”黃潔夫說,陳竺部長會以部長的身份回答,而他則主要從一名從醫五十年的老醫生角度,系統回應這位年輕醫生的“十問”。“在醫改當中,如果不發揮醫務人員的作用,如果存在著像‘十問部長’這么悲傷、無奈的情緒,我們的醫改是不成功的。”他說。
“器官移植夢”有望兩年后實現
除了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的身份,黃潔夫還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指出,器官捐獻體系建設還需過程,目前器官移植試點已經開始,現在每天全國新增2例器官捐贈者。他認為“器官移植夢”實現起來也不難。“從現在推開,用不了五年,也就是兩年后,將形成一個陽光、文明、公開、公正的器官捐獻體系。”
他說,現在大概7%的青年學生愿意捐獻器官。“除了青年群體,政府很多高級領導干部都表過態,如衛生部陳竺部長、中國紅十字會華建敏會長也有這樣的意愿。”他說基于這樣的情況,他認為兩年后圓夢的時間表是有根據的。
現代快報記者 鄭春平 孫蘭蘭 鹿偉 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