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是全國兩會政協委員報到的最后一天。面對眾多媒體的追訪,越是知名的委員越是發揚低調的風格,各出奇招躲避媒體的“長槍短炮”。面對惜字如金、一個比一個“跑”得快的委員,記者們不禁感嘆:“明星委員都成‘體育委員’了!”(3月3日《廣州日報》)
兩會大幕開啟,明星委員、明星代表又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這種關注,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明星們都是名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更能引發社會的關注。另一方面,對記者而言,能夠采訪到明星委員也能為自己的新聞報道增加一些看點。這也是每年兩會時,明星委員成為一道獨特風景的原因所在。
兩會年年追星,的確有的明星委員不勝其擾。但在筆者看來,面對記者的“步步緊逼”,一言不發不是辦法,“跑得快”更不是長久之計?!懊餍俏瘑T”變身“體育委員”,這種“躲記者”的行為并不值得贊賞。
明星當選為政協委員,這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在政協會議的時間段內,明星委員首先是一名委員,其次才是一名明星。記者們之所以將“長槍短跑”對準“明星委員”,是因為他們對明星委員的提案建議充滿了期待。對于明星委員而言,學會同記者打交道,同媒體打交道,這也應該是當選政協委員之后的一門必修課。不可否認,有的記者在報道明星委員的提案時存在跑偏的現象,但大多數記者的確是想看到明星委員們的“兩會答卷”。
政協會議的舞臺是參政議政的舞臺,更是集思廣益的舞臺。對于明星委員而言,工作上、生活中可以低調,但在參政議政的問題上,就應該高調。面對記者的采訪,選擇一言不發,或者干脆“一走了之”,這既是對記者、對媒體的不尊重,同時也容易給人造成參政議政水平不行的印象。
明星委員“躲記者”,這并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明星委員在“躲記者”的同時也失去了表達自己觀點的平臺和機會。記者不是洪水猛獸,明星委員大可不必“躲著走”,更不該如此低調。明星委員為什么要“躲記者”?或者說明他確實不善于同媒體打交道,要么說明明星委員的提案還沒準備好。一名合格的明星委員,就應該在媒體面前落落大方,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提案內容公諸于眾,以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關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