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20日公布的1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決策層內部對資產負債表的大幅擴張感到擔憂,多位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委員認為應準備好調整資產購買規模。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實行一輪又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加上長期基準利率持續保持在近于零的水平,在促使美國經濟復蘇、擺脫金融危機陰影的同時,對全球經濟和各國貨幣政策都帶來較大影響。在此背景下,這次美聯儲決策層內部成員動議調整量化寬松政策確實是一件大事。
在美聯儲的會議紀要公布后,全球市場反應較為激烈。20日紐約匯市,美元指數創去年11月底以來高位。20日收盤,美國股市從五年高位回落。其中,道瓊斯指數大跌108.13點,創出2月4日以來最大點數跌幅。英國、德國及法國股市的跌幅均超過1.5%。21日亞太股市,日本、印度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市場基準股指的跌幅都超過1%,中國A股滬綜指大跌2.97%。紐約近月黃金期貨價格和近月原油期貨價格也都跌聲一片,再次驗證了“美國打噴嚏,全球都感冒”的說法。
筆者分析,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一部分委員對繼續實行量化寬松政策擔心兩點:首先,擔心助推全球性資產泡沫,導致應對金融危機的初衷變為釀造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后果。2008年以來的美國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助推美國經濟復蘇、就業率上升、消費率提高的同時,也使得資產泡沫急劇膨脹,比如道瓊斯指數突破1400點大關,創出歷史新高。但是,美國步履蹣跚的經濟復蘇根本支撐不起股市如此快速上漲,股市上漲嚴重脫離經濟基本面,泡沫之嚴重可想而知。其次,這種超級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延續下去,雖然美國目前通脹率仍穩穩控制在2%以內,但最終出現通脹是必然的,引發全球爆發通脹也是大概率事件。
美國如果提前結束或者壓縮量化寬松規模,對全球經濟來說是喜憂參半、利弊互見。弊端在于,突然終止量化寬松政策將引發全球市場短暫的波動。從20日和21日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動蕩中已經看到。同時,如果美國經濟沒有明確的復蘇信號或者這種復蘇基礎不牢固和脆弱。那么,調整量化寬松政策后,如果美國經濟重新陷入衰退,對全球經濟復蘇將帶來嚴重影響。
另一方面,美國如果提前結束或者壓縮量化寬松規模,可望使得全球貨幣戰爭硝煙漸漸消退,全球競爭性貨幣貶值大大緩解,使得全球潛在通脹大大消退,各國特別是新興市場體的儲備大國美元資產縮水貶值壓力減輕。
美國如果提前結束或者壓縮量化寬松規模,對于中國來說利大于弊。中國目前一個頭痛的事情就是,美國三輪量化寬松的超級貨幣政策,使得截至去年底的3.17萬億元外匯儲備縮水貶值,國內民眾憂心忡忡,關注度很高。如果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喊停,那么保值壓力將大大緩解。這是有利因素之一。
中國從去年12月份開始的新一輪物價攀升,其中一個助推因素,就是國際大宗商品比如石油進口等輸入型通脹。國際大宗商品漲價與美國放水美元、導致美元貶值關系很大,因為國際商品價格都是用美元計量計價的。如果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喊停,美元將會停止貶值,中國輸入型通脹壓力將大大減輕。這是有利因素之二。
有利因素之三:人民幣升值壓力減輕,貨幣政策的兩難選擇困境難度減小。目前的人民幣持續升值是被動的,主要是美元持續貶值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如果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喊停,美元將停止貶值,那么,人民幣升值壓力自然減輕。
有利因素之四,從穩增長方面來說,對于恢復中國出口經濟大有裨益,對于國內出口企業將帶來實質性利好。
當然,中國應密切關注調整量化寬松政策后,如果美國經濟重新陷入衰退后對中國帶來的影響。這個影響主要是,美國經濟停滯,國內消費下降后對中國外需帶來嚴重沖擊,重創中國出口。中國應該未雨綢繆,及早應對。從人民幣匯率上看,應該適度貶值人民幣,加大刺激出口的力度。同時調整出口地區,啟動除美國以外的外需,比如其他新興市場體國家,歐洲以及非洲、南美等。余豐慧(河南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