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稱,中方頻繁侵犯日本領海、領空和防空識別區;中國為保持經濟高速增長,開始努力尋求海洋資源,企圖通過改變規則或高壓脅迫手段拿走別人的領土和領海;中方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民眾灌輸反日情緒,制造社會反日氣氛,破壞日中友好關系。
安倍歪曲事實,攻擊抹黑中國,煽動地區國家對立,言論粗暴無禮。這一切除了暴露不負責任政客的陰暗心理、給世界添亂,又能有什么用呢?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平,從未侵略過其他國家。中國政府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方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利益,在領土海洋等爭議問題上,主張通過對話協商等方式,妥善解決同有關國家的矛盾和分歧。
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傷害和損失。中日邦交正?;瘯r,為減輕日本人民負擔,中方免除日方戰爭賠償,此乃大義之舉。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陷入低迷以來,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才使日本經濟得以喘息。這一切,都是日本不應忘記的。日本不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不認真反思自己在涉華問題上的錯誤言行,沒有絲毫感恩之心,反將中國民眾的對日義憤歸咎于中國政府,實在是虛偽透頂。
日方說中方破壞中日關系,完全是倒打一耙。中日關系出現今天的局面,完全是日方一手造成的。去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購島”,嚴重沖擊中日關系。近期日方又頻頻挑起事端:在釣魚島問題上,主張武力維護管轄權,干擾中國海監飛機和軍機正常巡航,捏造和炒作“火控雷達”事件,拋出所謂釣魚島申遺方案。安倍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甚至稱后悔此前擔任首相期間沒有參拜靖國神社。日本一些政治人物、媒體也紛紛炒作,渲染“中國威脅”,抹黑中國形象,制造緊張氣氛,誤導國際輿論,鼓動搞“對華包圍圈”。對此,中國政府和人民焉能無動于衷、置之不理?
中國海監船只飛機在中國領海正常巡航系行使守疆護土之責,合理合法維護自己的國家領土主權權益,對此日方根本無權指責干預。
安倍在訪美之際高調攻擊中國,集中反映了他的錯誤認識和日本對華政策消極面。安倍拙劣表演背后有不少自以為是的“小算盤”:一是取悅右翼勢力,借渲染“中國威脅”凝聚所謂民意,以保證順利通過7月參院選舉;二是向美國邀寵示好,借機拉緊日美同盟,拉美國保守勢力共同對付中國;三是攻擊抹黑中國,借此阻礙和遲滯中國發展進程;四是為推動實現修憲、行使集體自衛權、修訂《美日防衛合作指針》服務,企圖擺脫戰敗國地位,實現所謂政治大國夢。
在對日關系問題上,中方始終保持克制,秉持最大誠意。但這絕不意味著中方坐視日方在領土問題和歷史問題上頻頻挑釁,絕不意味著任由日方抹黑中國國家形象。安倍必須糾正錯誤言行,不要在破壞中日關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