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鄰居是在街旁擺攤修鞋的個體戶。日前,他給我訴起苦說,我一個月好忙歹忙最多只能掙幾百塊錢,為老來所養,去勞動局辦養老保險。他們不給單辦,要辦就要養老、失業一塊辦。我本來就是個沒有單位的無業游民,無業可就,無業可失,憑什么要我白花幾十塊錢買失業保險?
“怎么會有這種事?”我對鞋匠師傅的話有點懷疑,因為我曾在勞動部門工作過20年,深知失業保險的性質、對象和要求。他看我搖頭,遂從包里掏出了票據,我一瞅,確實養老、失業保險都辦了?!柏M有此理!”我控制不住驚愕和義憤,讓他趕快退掉失業保險,不給退就告他們。他還告訴我,許多和他一樣的個體戶在申辦養老保險時被“捆綁”強制買了失業保險。
這樣做顯然違法,社會保險不應淪為宰割弱勢群體的工具!《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薄秶鴦赵菏I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這些律條的宗旨很明確,目的在于使勞動者在失業的情況下能夠獲得幫助和補償;其所涵蓋的對象,必須是在企事業單位就業的勞動者,由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個體鞋匠,不過是“散混”謀生者,既稱不上“就業”,也無所謂“失業”,干嗎要買失業保險?再說了,享受失業保險金,需要單位出具失業證明,個體戶找誰出具失業證明?
修鞋師傅還告訴我,勞動局的人說,你雖然不存在失業,買了失業保險,可以等到辦理退休手續后,失業金和養老金一起領。這更是存心坑人!《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梢姟笆I金和養老金一起領”的說法,純屬缺德的愚弄和蓄意的訛詐。
當然,勞動部門哄騙勒逼個體戶買失業保險,所得的錢不可能裝進機關“小金庫”或個人腰包,是要打入失業保險基金的,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借口增加基金收入,抑或出于完成任務的目的,就違法濫宰本來就艱難困苦的弱勢群體,把原本可以不參加的失業保險,捆綁在養老保險一塊,逼迫他們非買不可,額外增加其經濟負擔。
為實現全民老有所養,國家在城鎮居民中推行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利用優惠政策吸納個體戶、自由職業者以及無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無疑這是一項惠民政策。我國社會保險共有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險種。依照《社會保險法》精神,這五項險種,對于個體戶和自由職業者來說,并非都要求參加,是可選擇的。除前兩項具有“普適性”外,后三項完全可以不參加。勞動部門不管出于何種善良愿望抑或為了完成任務,都不可以剝奪大批“混窮”“糊口”的勞動者的選擇權利。譬如工傷、生育兩項險種,全部由用人單位負責繳費,是不是也都要和養老保險捆綁在一起,逼迫沒有工作單位的個體戶購買呢?有些地方長期以來就是這么搞的。這無異于利用公權力訛詐弱勢群體,雪上加霜,增加其經濟負擔。其結果,只會逼迫他們自認苦命,“自暴自棄”,干脆連養老和醫療保險也不參加,徹底游離于國家社會保障體系之外。我想,這不應是和諧社會所希望的吧?
總之,勞動部門在實施社會保險五項險種的過程中,需要依法予以區別,莫把好經念歪了,不講對象的“捆綁銷售”是不可取的,已經錯辦了的地方,應該盡快依法糾正。(作者 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