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日前公布了江蘇省建湖縣國土資源局原黨委書記、局長陶國華的懺悔錄。從一名普通教師到國土局局長用了10年,從收受他人賄賂財物到被黨紀國法嚴懲不過3年,從拿一盒煙都惴惴不安到收一沓錢卻心安理得,陶國華的問題出在哪里?
信仰缺失、價值觀淪喪、宗旨意識淡漠、法紀意識不強……這些,幾乎成為落馬貪官懺悔時的標配詞匯。從根子上找原因,很好,根牢本固自然不會走上腐敗之路??刹坏貌粏柕囊粋€問題是,他們的根和本——那道思想上的長城又是怎樣被腐蝕以致殘破的呢?
毀壞思想根基的原因很多,心理失衡就算一條,而且極具普遍性,在很多貪官的墮落軌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本案為例,陶國華看到與自己同期上任黨委書記中的不少人都提拔成縣領導,而自己一直未獲提拔,心理漸漸失衡,感覺前途渺茫。還有一些人,自己當著官卻艷羨商人一擲千金的排場、花天酒地的生活;自己已經越過了紀律底線,卻安慰自己有如此行徑的不止一個;有的看到別人的孩子過著優裕生活,就動用權力為自己孩子經商等提供便利……
無論是“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的庸俗思想,還是只盯著比自己差的人的“比爛心態”,抑或是不顧實際情況、不計手段達到“就要跟誰誰一樣”的攀比習氣,無不是心理失衡所致。
沒有對比的人生往往故步自封,逃避差距的做法不過顧影自憐。但做對比首先要找對“參照系”,找差距必須要定好“坐標系”。上述心理失衡,要么跟商人比錢,要么跟同事比官,要么跟貪官比爛,心理失衡的人生易跑偏,不出事才怪。陶國華“人生航標逐步偏離”,正是因為他沒有以理想信念的燈塔為引導,校正航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蘭考時提出,“要見賢思齊,組織黨員、干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來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這才是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對比。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很多優秀共產黨員是“參照系”,“四講四有”則是合格黨員的“坐標系”。相互之間就是要比政治信念,比遵規守紀,比道德品行,比奉獻作為。
“我們要深入思考一個問題: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并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么多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給后人留下什么樣的精神財富?”這個問題,每名黨員干部都當深入思考??紤]清楚了,內心的定力就會變強,人生的路才不會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