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冰上中心——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本月亮相
天朗氣清,在美麗的媯水河畔,一座由半圓形“冰球”和圓角方形“冰壺”組合而成的“天圓地方”冰上場館群拔地而起,這就是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亞洲單體最大的綜合性冰上中心。眼下,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5%,本月底之前,就將全新亮相,未來將為國家隊運動員備戰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提供訓練場地。
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位于延慶城中心,總建筑面積8萬多平方米,主要包括綜合訓練館、教學管理公寓樓及其他附屬設施。從空中俯瞰,圓角方形場館和半圓形場館連成一體,西側綜合館為半圓形,如同半個“冰球”,東側訓練館則為八邊形,酷似一個方形的“冰壺”。在“冰壺”的正中央,還有一個天井,頂部為圓,底部為正,充分展現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
走進場館內部,8塊標準大小的真冰場依次映入眼簾,每塊面積約1800平方米。其中,西區的半圓形場館內有2塊冰球冰場,以及可容納2000人的觀眾看臺;東區場館首層設有2塊冰場,將建成8條冰壺賽道,3層的4塊冰場分別為短道速滑冰場和花滑冰場。
“場館全部按照冬奧會賽事標準建設,建成后將填補北京冰雪運動隊專業訓練場地的空白,除速度滑冰(大道滑冰)外,冰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和冰壺等冬奧項目的教學、訓練、醫療和生活保障都可在此進行,同時也給國家隊運動員備戰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供有力支撐。”北京住總集團冰訓基地項目部負責人楊昕說。
“天圓地方”的施工難度極高,科技含量十足。整個訓練中心場館都采用鋼框架結構,鋼結構總重達14000噸。由于所有冰場內都不能有任何鋼柱,訓練冰場三層樓面全部采用平面桁架結構支撐。站在場館內仰望,屋頂上一個個鋼桁架縱橫交錯,好似一副鋼鐵骨骼。據了解,西側綜合館的屋頂鋼桁架跨度最大,足有36米,對工藝和精度要求十分嚴苛。
白天的冰上訓練中心氣勢恢宏,而當夜幕降臨,照明系統全面打開后,“冰球”和“冰壺”則綻放出奪目光彩。楊昕解釋,兩側場館外部都特別添加了發光孔板,在夜色中觀看,東區場館仿佛閃亮發光的短道速滑賽道,西區場館圓頂的弧線仿佛冰球運行軌跡,整體壯觀震撼。
整個基地還擁有著綠色環保的內涵?;貎鹊?塊冰場全部采用乙二醇為介質進行制冰,將能耗降到最低,制冰用水為專業純凈水,水質遠超普通用水,不僅節能環保,而且完全符合冬奧會標準。
在水資源循環利用方面,冰上訓練中心內建設了1500立方米的雨水蓄水池。蓄水池就像一塊海綿,將日常降雨匯總,經過處理后用于整個場館綠化植物澆灌和中水使用。冰上訓練中心還運用地源熱泵技術,冬季從土壤中“取暖”供給室內,夏季則在室內“吸熱”,再將熱量釋放到土壤中去,充分降低場館能源使用?;剡€引進BIM技術、人臉識別進門、防碰撞塔吊、全自動噴淋、UV光氧凈化器等現代化手段,將“四個辦奧”理念貫穿其中。(記者 李瑤 孔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