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將于2024年卸任,臺灣媒體解讀稱,此項人事變動或與臺積電美國工廠推遲投產有關,董事會以此向美方釋放不滿。
2023年12月下旬,臺積電宣布劉德音不參與下一屆董事提名,意味著這位69歲的現任董事長將在2024年股東大會后退休,公司已向董事會推薦現任副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繼任。臺積電將于今年1月下旬舉行年度法人說明會,說明人事變動原因及企業未來規劃。此外,被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稱為“30年來最佳的親密戰友”、擔任董事27年的曾繁城傳出也將請辭。臺積電人事變動的消息,在臺灣財經界引發不小震動。
臺灣財經專家 黃世聰:不可能找跟過去,完全不一樣的理念的人進來,所以我才說臺積電營運,出現大轉變的可能性是沒有,它的營運最大風險,是來自外在,臺灣政策的改變,或者是美國政策的改變。
有供應鏈業者稱,不少人認為赴美設廠是劉德音的決定,結果出現資本支出擴大、建廠延宕與工會等問題,劉德音應該為此負責。有媒體認為,劉德音突然退休,將使美國廠的進度更加延后。
臺灣《聯合報》3日發文指出,從去年下半年至今,臺積電營運出現回溫跡象,這讓劉德音此時宣布退休的背后原因顯得“不單純”。報道稱,臺積電赴美設廠遭遇諸多變數干擾,加上美方補貼遲遲沒有下文,有觀點認為,臺積電董事會通過董事長的人事變動,向美方釋放不滿情緒。臺灣中時新聞網3日也發文指出,美國提出為半導體企業提供530億美元補貼,卻“只聞樓梯聲響”。市場推測,臺積電美國廠未來也會是繼任者的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