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4日訊 最近,三明1歲的男童小辰(化名)剛學會走路,父母下水作業,他就在池塘邊溜達,不料,一頭栽進池塘,被撈起時已不省人事。此后,輾轉于三明、福州的三家醫院,醫生接力搶救22天,小辰卻出現了多臟器衰竭、腦萎縮、癲癇。9月22日,父母只得帶小辰回當地醫院,繼續康復治療。
省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癥監護室的主任王世彪說,經過多輪搶救,小辰的體溫已恢復正常,可以睜眼,但沒有意識,四肢屈曲僵硬,即使保住性命,也會留下癲癇、癱瘓、智力低下等后遺癥。
王世彪建議,幼兒溺水,家長應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救出水面,頭朝下,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然后,大人單腿跪地,一條腿屈膝,讓孩子的肚子趴在大人的膝蓋上,頭下垂,大人用手按壓孩子背部,盡量讓嘴、鼻子、氣管和胃里的水流出。
如果孩子停止呼吸,先做人工呼吸,并立即送醫。他強調,做心肺復蘇,每分鐘至少按壓100次,保證每次按壓后胸部回彈,按壓時,盡可能不中斷。(海都記者 陳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