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3日訊 6月30日下午,三明大田縣上京鎮后洋煤礦發生透水事故,3名正在井下作業的礦工被困。經歷了又一個不眠之夜,昨日上午7時,巷道內積水降到安全水位,搜救人員進入巷道找到了3名礦工的遺體。
礦方堅持先談判 遺體留礦井8小時
前晚,一個不眠之夜,家屬守在煤礦礦洞旁邊,緊緊地盯著黑乎乎的礦洞,希望能有奇跡出現。
礦洞邊架設起數盞射燈,將洞外的空地照得雪亮。救護車、消防車、警車都在現場通宵待命,消防隊員和礦山救援隊員輪班進入礦洞,查看抽水的狀況。
據救援人員介紹,發生透水事故的是一條巷道,在主礦洞下方數百米,這條巷道有200多米長,積水已經淹沒了整個巷道,7臺抽水泵同時抽水,每小時只能下降幾厘米。
昨日上午7時,井下的積水降到安全水位,指揮部安排救護隊和巷道清理隊下井搜救,在排除險情后,在巷道中發現了1名被困礦工遺體。7時30分許,井下巷道積水抽干,救援人員對礦洞內進行通風,在檢測氣體安全和加固巷道支護、清淤后,8時30分許,搜救隊找到另外2名礦工的遺體。
后洋煤礦的人員要求家屬推選代表,就遇難礦工的賠償事宜進行談判,但家屬堅持要先看到遺體,雙方僵持了近一個小時?,F場的一些家屬氣憤地說,“這樣的做法分明就是‘挾尸談判’。”
在雙方多次爭執后,家屬終于同意選出代表就賠償事宜進行談判,雙方就賠償金額進行反復協商。
直到下午4時,遇難者遺體才被抬出礦井,送往大田縣殯儀館。遇難者遺體從被尋獲到被抬出,在礦井中滯留了8個小時。
礦難10多小時后
礦主才上報求援
在發生礦難的現場,百米開外已經攔起了警戒線,記者進入采訪拍攝時,遭到不明身份人員驅趕。記者在警戒線之外拍攝現場,一名光頭男子突然沖上前,阻撓攝影記者進行拍攝,并搶奪記者的手機。在現場政府有關人員的協調下,這名男子才將手機歸還記者。
海都記者在事后了解到,后洋煤礦成立于1993年,在2013年改制后屬于私人煤礦。在礦難發生后,礦主為了盡快平息事件,并沒有及時上報當地政府,在事故發生10多個小時后,才向當地政府報告,請求政府部門協助救援。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家屬向記者透露,在事件發生后,煤礦方曾向家屬要求“噤聲”,否則在賠償方面將出現“困難”,因此,面對記者的采訪,兩名遇難礦工的家屬才會躲避。
大田煤礦企業
全部停產檢查
在現場,海都記者了解到,此次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開采巷道的上方有一處廢棄的礦井,這處礦井荒廢已久,積累了大量的水,后洋煤礦工人在開采中,將舊礦井鑿穿導致積水灌入,引發煤礦透水事故。
昨日,記者從大田縣政府了解到,事故發生后,大田縣政府要求所有煤礦企業停產檢查,達不到安全生產要求的一律不予復工。(海都記者 張志宏 關銘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