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下簡稱通知),推廣13項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
梳理發現,在創新創業政策環境方面,諸多事關事業單位的創新舉措將進行全國推廣!快往下看。
13項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將推行
《通知》提出,為進一步加大支持創新的力度,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和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為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將在全國或京津冀、上海、廣東(珠三角)、安徽(合蕪蚌)、四川(成德綿)、湖北武漢、陜西西安、遼寧沈陽等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內,推廣涉及四個方面共13項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
?。ㄒ唬┛萍冀鹑趧撔路矫?項:“以關聯企業從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獲得的應收賬款為質押的融資服務”、“面向中小企業的一站式投融資信息服務”、“貸款、保險、財政風險補償捆綁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服務”。
?。ǘ﹦撔聞摌I政策環境方面5項:“專利快速審查、確權、維權一站式服務”、“強化創新導向的國有企業考核與激勵”、“事業單位可采取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事業單位編制省內統籌使用”、“國稅地稅聯合辦稅”。
?。ㄈ┩饧瞬乓M方面2項:“鼓勵引導優秀外國留學生在華就業創業,符合條件的外國留學生可直接申請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積極引進外籍高層次人才,簡化來華工作手續辦理流程,新增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轉換的申請渠道”。
?。ㄋ模┸娒袢诤蟿撔路矫?項:“軍民大型國防科研儀器設備整合共享”、“以股權為紐帶的軍民兩用技術聯盟創新合作”、“民口企業配套核心軍品的認定和準入標準”。
兩項關于事業單位的創新舉措將在全國推廣!
1、事業單位編制將省內統籌!
建立“動態調整、周轉使用”的事業單位編制省內統籌調劑使用制度,形成需求引領、基數不變、存量整合、動態供給的編制管理新模式。
2、事業單位可采取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
事業單位可采取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年薪制、協議工資制或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
事業編制有多重要?
到2020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生活將發生這些變化!
“十三五”期間,國家將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在招聘、收入、管理、職稱、創業等方面推進改革。目前,一些改革措施已經逐步落實,如調整基本工資標準、鼓勵創新創業。到2020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生活將發生這些巨大變化!
職稱
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
對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稱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國家將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的職稱制度。
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方式,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科學客觀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讓專業技術人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深耕專業,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和獲得感。
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對外語和計算機水平要求不高的職稱系列和崗位,不作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企事業單位中經批準離崗創業或兼職的專業技術人才,3年內可在原單位按規定正常申報職稱,其創業或兼職期間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
各省市積極響應,今年已陸續發布具體實施意見。
最近,湖北、山西等省份發布相關通知,對職稱評審制度作出具體改革要求。
今年起,在湖北省申報職稱,外語不再作為申報的前置必備條件,由用人單位聘用時,根據崗位特點和要求,提出對外語水平的要求;計算機不作統一要求,將根據專業特點和層次,進一步具體予以明確。
6月16日,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關于進一步改進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松綁”多項職稱評價事項,新政從7月1日起實施。
創業
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
今年3月10日,人社部印發《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的專技人員創新創業,明確了四種情形和具體政策措施: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選派專技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期間與原單位在崗人員同等享有相關權利,并可以依協議取得成果轉讓、開發收益。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兼職創新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以作為專技人員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的重要依據。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技人員離崗創新創業,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離崗創業期間保留基本待遇。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設置創新型崗位,可以通過設置特設崗位、流動崗位,選拔、吸引創新人才,探索實行靈活、彈性的工作時間,鼓勵績效工資分配向在創新崗位做出突出成績人員傾斜。
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
“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建立健全以《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為核心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法規體系,制定配套政策規章,完善激勵約束和監督制度。
健全崗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崗位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的調整辦法,開展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一級崗位組織實施工作,完成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推行工作,實現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
探索高校、公立醫院等不納入編制管理后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辦法,進一步釋放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活力。據北京市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這一改革就將開始在北京部分單位試點(聚焦三明整合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