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今天(6月21日)上午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針對疫情期間就醫問題,向廣州市民發出提醒:
一是門診患者。為避免扎堆就診,降低傳播風險,建議門診患者優先選擇網上預約掛號、線上候診、線上繳費等。對于一些在醫院就診過的慢性病或復診患者等,能通過互聯網醫院解決的問題,鼓勵以在線就診、在線結算、藥品快遞配送等方式就醫。
對于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血液透析、門診手術、日間手術等傳播風險較高的門診,各醫療機構會根據患者所在地區風險等級和診治風險程度,調整對核酸檢測時限的要求。有以上就醫需求的市民,就醫前請留意查看醫療機構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公告聲明,預先準備,避免被動。
就診時請按照掛號預約時間準時到院,勿過早、勿扎堆,嚴格執行“一診一室一患”要求。
二是急診患者。對于入院時尚無核酸檢測結果的急危重癥患者,廣州市醫療機構的急診科均已按要求設置專用單間應急搶救室或區域,以保證患者可以第一時間獲得救治。期間,同步開展核酸檢測。
三是發熱患者。發熱患者到院后,請主動報告,根據醫護人員指引,到發熱門診就診,并接受核酸檢測。
四是新入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中高風險區域和封閉封控區域的入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須持有72小時2次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辦理入院手續。其他入院患者,也須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入院,必要時可在入院后加測1次核酸。
由于疫情還未結束,所以提倡非必要不陪護、不探視。因病情確有需要陪護的,每名患者應固定1名陪護人員,實行一患一陪護;確有探視需求的,將嚴格限定探視人數和時長,建議盡量采取視頻方式探視。陪護和探視人員的核酸檢測,參照新入院患者執行。
五是老年人患者。目前,廣州多家市屬醫院專門設置無健康碼通道,對于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可以通過刷身份證或老年人優待卡,實現核驗“健康碼”狀態,解決老年人無手機或不會操作手機的難題。
陳斌坦言,無論是屬于上述哪一類情況的市民,進入醫療機構前,都應該積極配合醫療機構落實好“三必查一詢問”,即佩戴好口罩(不帶呼吸閥)、配合檢測體溫和核驗“通行穗康碼”狀態(綠碼),并主動告知是否有流行病學史。(總臺記者 鄭澍 許大為 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