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云南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學生王福滿因滿頭“冰花”趕去上學感動網絡,社會各界紛紛捐獻愛心。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也發出捐助倡議,啟動“青春暖冬行動”。一批批愛心物資和捐贈涌向這個因2014年發生6.5級地震而舉國矚目的國家級貧困縣?!贰贰?strong> 冰花男孩走路上學頭發和眉毛結霜 教室內無取暖設備
不過,一些質疑的聲音也伴隨出現。有網友發帖稱“捐贈機構收30萬元善款‘冰花男孩’僅得500元,無法保證把捐款全部用到孩子手上”。對此,云南魯甸官方昨天(16日)對中國之聲記者做出了回應。
【“冰花男孩”王福滿:因為有很多叔叔阿姨幫助我,我很高興,給我那么多禮物?!?/p>
頭發、睫毛全是冰花,臉蛋兒凍得通紅,8歲男孩王福滿的照片在網絡流傳開來后,迅速成為了全國關注的焦點,被大家親切稱為“冰花男孩”。隨后,一批批愛心物資和捐助涌向云南魯甸。當地黨委政府委托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統一接收捐助資金,并統籌資金使用和物資發放情況。
不過,伴隨著愛心和關注,一些質疑聲音也隨著而來。有網友指出,除1月10號現場發放的500元之外,“冰花男孩”王福滿再未獲得其他捐助資金。善款只有500元到達王福滿的手中?捐助者們不干了。而一些近親屬也對捐助款項沒有全部送達孩子手中不太理解。
對于這個說法,魯甸縣教育局局長陳富榮16號向中國之聲記者解釋道,這是一種誤讀。目前王福滿家所收捐款約為8000元,全部來自個人或組織的上門捐贈。而來自全國各地的所有捐款已達30萬元左右。魯甸全縣跟“冰花男孩”類似情況的還有數以千計。王福滿本人收到的款項之所以不多,是因為所接受的捐款將用來救助更多類似學齡兒童。魯甸十分感恩社會各界的愛心和幫助,但如果將所有捐贈全部交付給王福滿,這種“一夜暴露”的畸形慈善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辜負了捐助者們的初心。
【陳富榮:對于社會的捐贈資金,類似小滿一樣的孩子一起分享。小滿是一個個例,如果把30萬都給了小滿,我想不是捐贈方和我們辦這件事的真正目的。以點帶面,讓這個區域的孩子們實實際際得到社會關愛?!?/p>
王福滿所在的轉山包小學位于海拔2800多米的山頂,冬天最低溫度在零下15℃左右,屬于烏蒙山冷涼片區的高寒山區學校,也是魯甸36個邊遠貧困學校之一。陳富榮介紹,像轉山包小學一樣,海拔2000米以上的學校全縣有45所。目前,魯甸已對海拔2000米以上的學校,每個教室安裝了2個取暖器;對海拔2600米以上區域的學校,按照每個學生1頂帽子、1件棉衣、1雙手套、1雙鞋子的標準給予保障。對全縣9000多名留守兒童進行了排查,盡力給“冰花男孩”們更好的生活學習條件。
【陳富榮:小滿這個孩子,性格開朗、表達清晰、學習刻苦,用他的話說,他成了網絡紅人,但是他是普通一員,他會刻苦學習、快樂生活。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都會解決他家搬新房(問題),假期送教輔導,今后學習中給予陪伴和輔導,讓他能夠上好學、健康成長?!?/p>
魯甸是國家級貧困縣。2014年6.5級地震發生后,災后重建和脫貧攻堅共同展開,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近110億元,全縣還有3個貧困鄉鎮、4887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尚未脫貧摘帽。魯甸縣委書記夏維勇坦誠,魯甸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大,歷史欠賬較多,有網友提出的開通校車等想法,現階段還無法解決。下一步,魯甸將重點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對只有適齡兒童在家留守、“蠶豆帶豌豆”的家庭逐一排查幫扶。
【夏維勇:有的家庭父母都外出打工,也沒有爺爺奶奶,就是靠大的小孩帶小的,類似這種家庭我們都全面排查,落實監護責任。把父母叫回來一個,有困難了政府可以幫扶,但是不能把孩子都丟在家里沒人照看。到了農村,有很多具體困難和問題,有的家庭真的是比“冰花男孩”條件還要艱難?!?/p>
針對網帖質疑,昭通市青基會辦公室主任陳宇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他說,“冰花男孩”王福滿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云南省青基會面向全省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發出倡議,啟動“青春暖冬行動”。“青春暖冬行動”幫助對象是云南省受寒潮影響較為嚴重地區的家庭經濟困難青少年、留守兒童,“冰花男孩”王福滿是其中之一。
在捐款倡議書已經表明,幫助更多的孩子也是這個募捐項目的初衷,提出善款將以每名孩子500元的補助標準給予困難孩子。在捐助行動中,如果捐款有明確指定信息,將根據捐助人意愿發放。既尊重捐贈人的意愿,也兼顧高寒貧困山區學生群體的過冬問題。
對此,一直關注公益活動的律師岳屾山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從捐贈流程來看,將最后的善款用于該地區困難孩子的處置方法在法律上沒有問題。
【從最開始的倡議書能夠體現出捐款的目的是為了這個地區的孩子的話,那我覺得該按照倡議書的約定來處分,在發起的時候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個是針對地區的而不是針對個人的,捐款人應該是注意到,并且在了解了這個信息之后才進行的捐款.這個時候就應該按照倡議書來處分?!?/p>
對于此類募捐活動,岳屾山建議,要做到完全公開透明,從而減少來自各方的質疑。
【不管說公開募捐也好,還是私人募捐也好,只要是涉及到公益的,還是應該進行公開透明的公示,比如說我收到三十多萬,那這三十多萬的構成是什么,我對這三十多萬是如何進行支出的,管理費用,行政成本,包括具體到每個孩子給多少,每個孩子的情況大概進行一下介紹,這個孩子是不是符合他們所救助的條件等等,這些都應該進行公示,而不是簡單的說我收到三十多萬,分配給多少孩子,每個孩子多少錢,我公布一個總數,這樣的話可能不夠公開,難免引起質疑?!?/p>
記者:李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