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被騙再揭電信詐騙之惡
在廣州高校做科研工作的女博士遭遇人生最昏暗的5天,被假冒的公檢法人員卷入一個荒謬的騙局,連續匯款85萬。她說,自己10年來都泡在實驗室,生活圈子有限,對新聞八卦沒有興趣,她的朋友圈是關閉的。而曾驚動全國的徐玉玉電信詐騙案,她更是從未聽說。
(1月15日《廣州日報》)
從這起電信詐騙的手法來看,乃是最典型的套路,騙子冒充公檢法恫嚇女博士,以所謂的涉案嫌疑誘騙其上當受騙。對于此類詐騙套路,社會公共媒體早就報道過無數起案例,各地警方也通過各種渠道提醒公眾,可以說,只要平時關注下社會新聞,都能夠輕易識別這種騙局。
然而,這位女博士卻屬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撲在科研上”,10年來都泡在實驗室里,對新聞八卦沒興趣,連朋友圈都是關閉的,甚至連徐玉玉案都沒聽說過??梢?,對于電信詐騙常識和防騙技巧,女博士處于“無知”狀態,再加上她在接到詐騙電話后,因陷入恐懼之中,急于澄清個人清白,被對方控制了心智,亦沒有向周邊同事或親屬朋友求助,導致她處于孤立無援的狀況,一步步落入騙子的陷阱里。
在該起電信詐騙案被曝光后,有些人認為這位女博士太單純、缺乏生活常識等,連女博士也承認自己太天真、書呆子。竊以為,該案的發生,并非因為女博士太天真,而是電信詐騙太可惡。
從電信詐騙案的受害者情況來看,類似女博士的教授、工程師、退休老人等占比很大,他們的共同特征就是生活圈子狹小,對詐騙手段不甚了解,容易輕信他人。前些年,著名演員湯唯就被電信詐騙騙過,亦曾轟動一時??梢?,高素質、高智商和是否被騙沒有直接關系,主要是個人生活特性造成的,很多科學家、教授、知識分子、藝術家往往沉迷于科研、學術、創作等工作,對世俗社會不關心,也沒時間去了解,這亦是正?,F象。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電信詐騙泛濫成災,幾乎每個人都接到過花樣繁多的電信詐騙,由于騙子掌握了大量個人信息,內容詳實精準,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令人防不勝防。而且,騙子針對各行各業的人士,專門編造了詐騙話術,又采取團伙作案分工合作扮演角色,普通人很難輕易分辨真偽。
因此,面對瘋狂的電信詐騙,政府應積極進行嚴厲打擊,聯合互聯網企業、商家、社會組織和廣大民眾,進行全方位的封堵攔截。同時,對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犯罪采取重罰,讓犯罪分子付出昂貴代價。(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