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稱,位于朝陽區望京地區的大西洋新城幾乎每棟樓樓頂都有自建的“小房間”,存在安全隱患。8月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實地探訪大西洋新城發現,該小區A、B、C三個區域33棟樓的樓頂上共建有67個“小房間”。有業主稱建“小房間”可用來曬太陽、休息等。對此,朝陽區望京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這種在頂層區域擴建“小房間”的行為屬于違建行為。
業主在樓頂修建的“小房間”本組攝影/見習記者 張夕
“小房間”在樓頂凸起
33棟樓共有67個“小房間”
近日,有市民反映稱,位于朝陽區望京地區的大西洋新城小區存在樓頂違建現象,其中A、B、C三個區,許多樓的樓頂都蓋有各種各樣小房間,甚至還有依墻而建的二層“瞭望臺”。根據該網友提供的照片,幾棟樓的樓頂上出現多個“房間”,這些“房間”大小不一但裝有窗戶,有的從遠處看去就像是一套完整的房子。
8月9日,北青報記者來到位于朝陽區望京廣順北大街33號的大西洋新城。根據資料,大西洋新城為大型住宅小區,2000年開始有居民入住,小區面積較大,分為A、B、C、D、E、F六個區域。北青報記者從B區大門進入小區,發現網友所說的A、B、C三個區域的樓頂幾乎都有“小房間”,原本平整的樓頂上被建出一個個帶有玻璃窗戶的凸起空間,從樓底向頂層望去,這些凸起的空間向外探出長短不一的屋檐,而且顏色風格與整棟居民樓差異較大。此外,有的“小房間”直接建在房屋之間的空隙上,有的則直接在斜面屋頂上建,從側面看呈三角形。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些樓頂的“小房間”多為玻璃房,大部分是三面玻璃環繞,少部分則是一面玻璃朝向居民樓正面,遠遠看去,這些“小房間”與周圍沒有建筑的樓頂相比,顯得十分突兀。
根據粗略統計,大西洋新城 A、B、C三個區域的33棟居民樓中,基本上每個頂樓的業主都有一個“小房間”,三個區域加起來約有67間“陽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