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治“開墻打洞”亂象的基礎上,北京的老城區同步進行著升級改造。
圖為阜成門內大街正在進行整治?!≡?攝
增設護欄 隔離機動車與自行車
針對老城區的“停車難、停車亂”,整治中將對人行道、行車道進行優化調整。本次改造提出了“市政休閑帶”的概念,將步行、騎行、市政設施、非機動車停車空間、城市家具、景觀綠植等內容全部整合集約到非機動車及人行步道之間約6.8m的帶狀空間內。
據該項目設計團隊介紹,將增加護欄,以隔離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將保證2米寬;將把垃圾桶、電線桿、綠植等整合集中到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中間的區域。
同時,還將對公交車站進行改造,取消遮擋行車視線的廣告牌,設置機動車臨時車位、增加機動車減速帶,使人行動線、機動車動線、非機動車動線及公交車動線有秩且分明,緩解交通壓力。還將增加整合停車資源,增設地下停車場。
此外,曾經散亂的標志路牌也將進行統一規劃。目前阜內大街南北兩側共有電線桿、燈桿、監控線桿、交通信號燈、各類指示標識等183個。此次整治提升,將打造“綜合桿”,即整合各類標桿標志,用一根桿兒將交通指示功能、路燈照明功能、交通治安監控功能等統籌綜合。整合后的各類線桿標識數量減少到55個,不僅滿足市政功能,也優化了街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