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聽取了市監察委員會關于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情況的報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是黨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國之大者”。黨的二十大以來,市監委和各級監察機關堅決貫徹國家監委、省監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緊盯群眾“深惡痛絕”和“急難愁盼”問題,強力懲治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靶向糾治頑瘴痼疾,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
報告介紹,去年開展集中整治以來,全市監察機關積極推進“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涉農資金騙補、醫療采購和日常診療不規范、工程領域招投標亂象、木蘭溪流域治理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貫通抓好15件群眾身邊具體實事,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一件件典型案件的查處,讓群眾更加深刻地感受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比如,針對“校園餐”管理突出問題,依法查處插手食堂招標采購等問題,推動全市中小學食堂實施大宗食品集中采購,全面實行自主經營,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針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推動“村務卡”“四立一督”等機制落地見效,實現村級賬戶資金流轉閉環,破解資產資源“低價包”“長期包”“權力包”等亂象;針對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推動建立“三評審兩答疑”機制遏制采購潛規則,組織全市公立醫院加入三明采購聯盟,升級改造市級醫學影像數據中心互認共享平臺,群眾看病就醫體驗感持續提升;針對工程領域招投標不規范問題,推動落實對“無失信記錄企業”免收投標保證金相關政策,督促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遠程異地評標,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在嚴懲侵害群眾利益的同時,市監委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融合“全市一張圖”,運用“檢查成果庫”監督貫通機制,形成了一批可感知、管長遠的整治成果;深化“清風潤莆田”廉潔文化建設,深入挖掘莆陽御史文化,營造向上向善、崇廉尚廉的社會風氣。
報告指出,市監委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極端負責的作風,壓緊壓實各方責任,用心用情、敢為善為,嚴準實穩把整治工作向大縱深推進,努力讓群眾感到每年都與上年不一樣。(全媒體記者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