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等一下,我調取檢測報告給你看”,相信很多消費者在購買奶粉要查看檢測報告時,都會遇到與經營者這類的對話。隨著二孩政策的深入實施,嬰兒奶粉成為消費熱點,然而如何選擇物美價廉的好奶粉,成為擺在寶爸寶媽們面前的一件難事。
圖為執法人員在核對進貨臺賬。
今年1月份剛成為寶爸的秀嶼區笏石鎮溫劍輝說,奶粉制品品種繁多,包裝精美,有些說是從國外私購回來的,純進口,但沒有檢測報告,現實交易中,看一下檢測報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一是檢測報告只能在現場查,二是需要等待營業員從電腦系統調取該品牌批號的檢測報告,耗時費力。
執法人員在日常監管過程中,也同樣遇到這樣問題。在執法一線,執法人員要對乳制品進行初步篩查,主要看經營者是否有資質進貨渠道和檢測報告,然而,這些材料經營者都有專人保管,一旦遇到材料管理人員不在崗,執法人員也得等待較長時間,才能查詢乳制品的索票索證信息。
有沒有一種方便快捷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查詢檢測報告的途徑呢?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城廂食藥監分局選定護嬰島為試點,倡導行業自律。這是一家經營嬰幼兒用品的連鎖店,在嚴格履行好索票索證和建立好電子臺賬的基礎上,開發二維碼查詢系統,在每罐乳制品上架銷售前將二維碼貼在底部,查詢人員只需打開微信掃一掃,便可輕松快捷查詢乳制品的檢測報告,實現乳制品的查詢方式“互聯網+”。
2月27日,在城廂區龍橋辦石室路,筆者隨同執法人員對護嬰島總店現場執法,執法人員隨手拿起一罐生產日期為“2016年8月24日”的某名牌進口奶粉,并用微信掃一掃其底部的二維碼,很快查詢到該批次品牌奶粉由深圳檢驗檢疫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并加蓋有專用章,上面標明入境時間為“2016年10月08日”及具體進口代理商,查詢速度可以說是“秒殺”。而國內品牌的乳制品也可直接查詢到其官方的檢測報告。
執法人員介紹,這個二維碼的運用,要求企業自身花大精力建立好查詢后臺,利用“互聯網+”查詢方式,不但提高我們執法效能,而且可以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者參與日常監管,如發現信息異常,可直接撥打12331進行投訴舉報,執法人員便可啟動實地核實和監督抽查送檢工作,為創建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添磚加瓦。(程仁武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