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平市“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受群眾報警電話97.8萬余次,平均一分鐘接警1.86次,共處警13.4萬余次,平均一小時處警15.3次。全市公安機關出動警力30.2萬人次,處置各類群眾求助警情1.7萬余起,為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應急救援、服務群眾,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是記者1月10日在南平市舉行的全國第29個“110宣傳日”活動現場獲得的消息。
近年來,南平市“110”指揮中心不斷發揮公安實戰指揮的“龍頭”作用,無論是處置火災、交通事故,還是抵御自然災害、應對公共衛生事件,“110”聞警即動、快速反應,切實維護城市安全和社會穩定,同時“110”接警服務平臺也成為全市公安機關工作的亮點窗口之一。
提升應急指揮處置能力
2014年以來,南平市健全完善扁平化指揮調度和布控堵截機制,適時啟動社會治安防控等級響應。南平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配合開展福建南平隧道重大道路交通?;繁际鹿示C合演練和南平市政府大樓消防演練,主動制定完善應急指揮處置預案,牽頭組織全市公安機關進行反恐應急處置演練,有效提升應急指揮處置能力。
2014年3月19日凌晨2點25分,“110”指揮情報中心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一女子在南平城區延福碼頭岸邊企圖跳河自殺。接報后,中心迅速啟動快速反應機制,指派轄區派出所、海事和“120”趕赴現場。3分鐘后,據現場民警反饋,該女子已跳入江中,但懸掛在岸邊的柱子上,半身已浸入水中,中心隨即通知消防特勤出警救援。2點31分,特勤官兵到達現場,并跳入水中將輕生女子從柱子上解救,托送上海事救援船只。經現場醫務人員檢查輕生女子無生命危險。指揮情報中心快速反應機制再次挽救群眾生命,以實際行動彰顯指揮情報中心的高效處置能力。
2014年11月28日00時31分,邵武市局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稱,包被騎摩托車的兩名男子搶走,內有3000元現金、銀行卡、身份證、駕駛證等。接警后,指揮中心迅速啟動布控堵截預案,指令轄區民警出警,并指令視頻巡查組迅速進行視頻回放查看。通過視頻回放巡查發現,11月28日00時30分,有2名男子騎車搶走受害人手提包后于00時32分騎摩托車往城郊方向逃竄。據此,視頻巡查組立即對該2名男子開展視頻跟蹤,并及時將嫌疑人逃竄軌跡通報出警民警。11月28日00時39分,民警將2名嫌疑人一舉抓獲。該案件從報警到抓獲犯罪嫌疑人僅用時8分鐘。
據了解,2014年12月,在全省公安機關應急處突和布控堵截實戰演練中,南平市綜合得分位列全省第三。
完善110報警服務
為不斷優化便民利民服務,南平市公安機關建立了“12110”短信報警、短信回訪機制,暢通警民溝通渠道;主動開展“上門服務”工作,開辟公安行政審批 “綠色通道”。同時,“110”指揮情報中心依托現代化信息通信技術,建成“350兆數字集群系統”、“城市圖像監控系統”等信息平臺,與衛生、環保、交通、電力等17個應急聯動單位共同打造了一條城市“生命線”,多年來在一系列重大突發事件處置及重大活動安保工作中發揮了突出作用,同時,也多渠道開辟了便民服務通道。
此外,各縣(市、區)“110”指揮情報中心還不斷拓展服務渠道,其中邵武“110”報警服務臺創新便民利民舉措,通過與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聯動,全力打造邵武“民生服務110”,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武夷山市局推出“警民和諧服務聯系點”的做法,順昌縣局推出“農村警企村聯防”的做法,建甌市局推出“四三三”聯勤機制等一系列做法,有效地調動和整合了各種社會資源,治安防范和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
2014年1月4日18時許,邵武“110”指揮情報中心接到郭先生的求助,稱其不慎將價值四萬余元的鉆戒遺失,希望指揮中心能否通過視頻監控(天眼)跟蹤其行動軌跡,幫助找回鉆戒。接警后,當班指揮長郭進華從監控中發現,在1月4日12時許,郭先生路過昭陽新村大門口時,由于自己的小孩在地上玩耍,郭先生有幫孩子拍去身上的灰塵這一動作。據此,指揮中心懷疑有可能在此時將鉆戒遺失。指揮長郭進華立即指令轄區民警到達昭陽新村大門口幫助尋找,最后在大門入口右側墻角尋回鉆戒。當民警將失物歸還郭先生時,郭先生心中的一塊大石總算放下,連聲道謝。
據了解,2014年1至11月,全市公安機關接處警群眾滿意率達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