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給我家帶來了富裕的物質生活,但煤礦開采引發的環境污染,也讓我們觸目驚心。”21日,筆者在龍巖市永定區龍潭鎮楓林村見到盧鋒初時,他同妻子盧冬花正在鴻源山家庭農場忙著采摘百香果。他說,中專畢業回到家鄉后,自己不愿子承父業挖煤賺錢,而是想做生態種養業。
圖為盧冬花在果園采摘百香果。
2012年,在對市場行情、生態養殖技術、防疫、繁殖等考察的基礎上,盧鋒初夫婦投資200多萬元,辦起了生態養豬場。目前,豬場存欄生豬1000多頭。2014年,他們流轉100多畝土地,種起了羅漢果、百香果,并在果園養雞。平整土地、購苗、栽植,經過兩年的精心管護,今年果樹進入盛果期。雖然農業的路子不如煤礦產業收益快,但是長久的經濟效益與巨大的生態效益,讓盧鋒初夫婦看好這條綠色之路,并決定踏實地走下去。(劉永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