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作關于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發展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今年3月我省啟動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招聘工作,歷史性實現了編制資源向鄉村醫生開放,共55名符合條件的人員通過筆試和面試,正在按程序使用鄉鎮衛生院事業編制予以錄用。
為穩定和充實鄉村衛生人才隊伍,報告指出,各地推廣“縣管鄉用”“鄉聘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引導縣域醫共體內人才柔性流動,形成上級醫院醫師定期下基層的長效機制。實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級職稱衛技人員“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制度,截至2023年,全省3317人通過基層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聘,穩定了一批專技人才。通過實施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提升培訓項目,推進鄉鎮衛生院延伸舉辦一體化村衛生室和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為村衛生室引進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具備報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條件的人員。
在鄉村醫務人員收入和待遇保障方面,報告表示,通過不斷完善績效工資政策,持續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傾斜激勵,以及近年來多次調整基本工資標準,實施鄉鎮衛生院人員經費補助、農村衛技人員獎勵、山區高級專技人才專項獎勵等政策措施,我省基層醫務人員薪酬待遇水平穩步提高。2023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縣級醫院人均工資收入比值為0.91,較上年度略有提高。
下一步,我省將加強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力爭到2025年50%的薄弱縣縣級綜合醫院達到國家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落實好6家縣級綜合醫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升危重癥救治水平,完善“15分鐘醫保服務圈”措施,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