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漁業互保工作人員(右)在連江縣筱埕鎮大埕村前澳海域為養殖戶講解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新方案。
“又到臺風季節,新的保險方案保障更有力,我安心多了。”11日,霞浦縣三沙鎮古鎮村養殖漁民陳梅金對記者表示。
記者從福建省漁業互保協會獲悉,上月出臺的福建省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新方案,得到廣大養殖漁民的認可,僅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2024年的簽單工作,全省共投保810戶,合計辦理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6.61萬畝,提供風險保障金額7.67億元,創8年來新高。
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是指臺風路徑穿過投保地理區域對應的觸發線而設置的一種保險品種,實行“一觸發,就賠付”,免除對災害事故現場的查勘定損,實現了保險賠付高效便捷。2017年,福建省漁業互保協會通過與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在全省推廣這一創新舉措,各級財政給予40%的保費補貼,至2023年底,已累計為我省沿海養殖區提供風險保障37.36億元。
“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針對原方案存在的‘應賠未賠、高損低賠’問題,我們對臺風指數保險方案進行重大調整,更貼近漁區生產、養殖戶實際,進一步擴大了漁業保險覆蓋面。”省漁業互保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黃金水介紹說。
據悉,新方案以福建省氣象服務中心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從降低基差風險、提高賠付精準度、提高保障力度、降低費率等方面進行優化。
理賠觸發條件由“觸發線”調整為“觸發面”。投保戶可從養殖區域周圍不同方位選取3個氣象觀測站,形成保險監測區域,并以監測到的日極大風速所觸發的最高賠付金額作為理賠依據。觸發理賠機制從“穿過”才賠,優化為“影響”就賠,有效減少因臺風路徑未經過養殖區,但養殖區確實發生災害卻無法獲得理賠的情況。
養殖區域進一步細分,從11個增加至23個,賠付對象更精準。其中,閩南地區今年新增了石獅、南安、云霄3個試點地區,保費同比增長47.93%。
此外,保險費率由統一的6.5%調整為4.5%~6.5%浮動費率,低風險區低費率,高風險區高費率,費率厘定更科學;增加無理賠優惠政策,最高給予15%的保費優惠,進一步讓利漁民;保險期間可跨年,將原方案1年的保險期為每年1月1日至當年12月31日,調整為允許從承保日起算,承保1年,更有利養殖戶。
新政出臺后,陳梅金立刻為自家126口網箱買足1290份臺風指數保險,“每份保額1000元,財政補貼40%保費后,自己只需出39元”。(福建日報記者 王永珍 通訊員 肖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