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蟲”究竟是如何搶票的
此前,在線票務服務公司攜程的“反爬蟲”專家在技術分享中透露,某網站的一個頁面,每分鐘的瀏覽量是1.2萬,真實用戶只有500個,“爬蟲”流量占比為95.8%。
采訪中,很多業內人士也表示,即使在“爬蟲”活動的淡季,虛假流量也占到訂票網站總流量的50%,高峰期更是在90%以上。
那么,“爬蟲”究竟是如何實現搶票的呢?對此,閆懷志解釋,主要是機票代理公司利用“爬蟲”技術,不斷抓取航空公司售票官網網頁信息,如果發現該航空公司有低價票放出,“爬蟲”即刻利用虛假客源身份進行批量預定但不實際支付,以達到搶占低價票源的目的。由于“爬蟲”的效率遠遠超過正常的手動操作,導致通過正常操作幾乎無法搶到票。
隨后,機票代理公司會通過其自身銷售渠道(包括公司網站、在線旅行社、客戶電話訂購等)找到真正的客源,在航空公司允許的賬期內,退訂此前使用虛假客源身份預定的低價票,然后使用真實身份信息進行訂購,最后實現該低價票的加價轉售。
如果未在航空公司規定的賬期內找到真正客源,機票代理公司會在訂單失效前再追加虛假身份訂單,繼續“霸占”該低價票,如此反復,直至找到真正客源售出為止。
“上面的操作流程就構成了完整的機票銷售鏈條。在這個過程中,航空公司售票系統允許在賬期內反復訂、退票的規定為機票代理公司利用‘爬蟲’搶票并加價獲利提供便利。這種搶票方式,被稱為技術‘黃牛’。”閆懷志強調。
的確,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爬蟲”流量消耗了大量的機器資源,卻不產生任何消費,這是每個公司最痛恨的東西。但是,因為怕誤傷真實用戶,各家公司的“反爬蟲”策略做得非常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