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2年里喝掉200多杯星巴克咖啡
隨后,這篇文章在朋友圈迅速發酵,引來了各種各樣的討論。截止到昨天晚上,已經有50多萬讀者點擊閱讀、3000多條留言。
網友們這么說SuPeR Joe:我覺得這沒什么,生意人做生意都是精明的,憑什么在買賣的時候不跟你推銷一下其他的產品或者升級一下你的產品?這就憤怒了的話,那這世間有太多東西要你去怒了,你來得及嘛?……有機會、有時間大家可以坐下來討論下,無傷大雅。
干了這杯辣醬:如果店員理解錯,導致做錯杯型讓顧客生氣的話,是要免費重新做的,甚至慘遭投訴。拿著金卡但上來就要美式不加奶的大有人在,所以真正的熟客都會說我要Tall杯而不是中杯,另外店內營業額根本不會靠升杯來完成,畢竟要求十個人升杯才能掙出一杯拿鐵的錢。
項羽:實話實說,Tall杯的稱呼也許比中杯的稱呼更讓店員無話可問。但最受不了的是每次都要關聯星享卡的建議。作為一日至少2杯君,我現在直接關聯一張不用券,估計服務員每次看到我卡里都有三張“買一贈一”(券),就再也沒問過我要不要關聯。為我的機智點贊。
星哥: 最為令人反感的就是,店員主動來建議修改你想要下的訂單,其實他們沒有針對客人的個性化需要,而是在死板地念營銷詞。多次去一家店,他們并不會真心記住你是誰,但是想表現出來對你很熱情的樣子。
昨天記者聯系上了林國童,他也對這個話題的火爆感到驚訝。“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有共鳴。”林國童說,他在從2010年前接觸了星巴克之后,就一直很推崇和喜愛這一品牌,“第一次請同事喝咖啡,就買了30杯星巴克,金卡就是在那個時候得到的。”
林國童說,以前很多休閑、商務談判,都會去星巴克武林銀泰店,2013年-2014年期間大約喝了200多杯咖啡,幾乎每個工作日都會去一次。
林國童每次點的都是中杯咖啡,但即便這樣的頻次,還是會遇到店員向他推薦更大杯型。“你確定是中杯嗎”、“中杯是我們最小的杯型哦”這樣的推銷,讓他消費感覺很差。
星巴克昨日回應將改善門店服務
林國童的隔空喊話很快收到了效果。昨天晚上,在經過內部會議后,星巴克用電話及郵件的方式給林國童回復,表示將提升服務水平,為所有喜愛星巴克的顧客提供與眾不同的星巴克體驗。
在回復中,星巴克解釋說,在門店日常運營中,為了確保顧客杯型選擇的準確性,有時門店伙伴會再次與顧客確認。而林國童的來信讓星巴克看到,在確保每一位顧客滿意度方面還要做更大的努力,包括不斷加強對門店伙伴的培訓。此外,如何為林先生這樣的忠實顧客提供更準確而高效的個性化服務,是星巴克需要在技術和執行層面進一步加強和提升的,星巴克也將加強對星享俱樂部(會員)系統的升級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