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3月30日電 盡管多國推出經濟刺激政策,但市場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石油需求的擔憂日益加深,加之石油供應國仍未有控制產量的跡象,國際油價仍在艱難尋底過程中。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數據顯示,本計價期(3月13日以來),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持續在-30%左右的大幅負值區間波動。不過,由于本周期國際原油均價低于40美元/桶的調控“地板價”,預計3月31日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時,國內汽柴油調價將暫停。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時,按原油價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這意味著,當國際原油均價低于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將不再調整。
截至目前,2020年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5個調價窗口,為三次下調和兩次擱淺,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累計分別下調1850元和1780元。
為應對疫情對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沖擊,多國出臺了包括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在內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例如,美聯儲3月3日和15日分別緊急降息50個基點和100個基點,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已降至0%至0.25%的超低水平;3月23日,美聯儲宣布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不設額度上限,相當于開放式的量化寬松政策;3月27日,美國最終通過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3月連續兩次緊急降息,將基準利率下調至0.1%這一歷史低位。3月12日和18日,歐洲中央銀行先后宣布1200億歐元、7500億歐元的緊急資產購買計劃。
盡管這些刺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情緒,但由于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各機構對今年石油需求的預期仍然被不斷下調,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同比降幅超過1000萬桶/日的預測在增多。同時,目前沙特、美國、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就限制產量達成協議的進展有限,3月底OPEC+原有的減產協議到期,4月產油國產量競賽的序幕即將拉開。
盡管低油價可能擠出部分美國頁巖油、加拿大油砂等高成本原油產量,但在需求劇烈下滑的背景下,產油大國“任性”增產的行為將會把市場拖入嚴重的供過于求局面,全球石油庫存將快速累積,挑戰庫容極限。由此來看,國際油價仍在艱難尋底的過程中,不排除后期原油價格跌至20美元/桶以下的可能。
國內批發市場方面,由于國內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及春耕春種開啟,加上“地板價”觸發穩定了下游零售價格預期,前期快速下跌的國內批發價格在本周期逐步走穩,并在近幾日出現回升。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汽、柴油批發價格指數顯示,3月27日,全國92#汽油、柴油(含低凝點)平均批發價格分別為5365元/噸、5428元/噸,較3月18日(上輪零售價調整后首個工作日)分別下跌107元/噸、36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工礦、基建恢復以及春耕春種啟動對柴油消費的提振作用明顯,而居民出行仍顯謹慎,近期柴油價格表現強于汽油,自3月19日起中國汽、柴油批發價格指數開始再次出現了汽油價格低于柴油的“汽柴倒掛”現象。
短期來看,“地板價”機制觸發后國際油價波動對國內市場影響有所減弱,國內供需的影響將占據主導。需求方面,國內疫情形勢趨穩,汽、柴油需求逐步回暖;供應方面,煉廠開工逐步恢復,但國際疫情蔓延抑制了成品油出口,國內銷售壓力有所增加。整體來看,預計國內批發行情將呈現穩中波動態勢。(記者董時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