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四天的2020年美國消費電子展(2020 CES)于1月10日正式落幕,作為全球影響最為廣泛的消費類電子技術年展,CES成了全球各大廠商秀出最新技術和前沿產品的主戰場。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注意到,今年CES參展廠商達5187家,同比增加12%,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廠商數量為1100多家,少于2019年的1200多家和2018年1500多家的最高紀錄。這也折射出國內廠商全球化拓展趨于理性,不再簡單將亮相CES作為“鍍金邊”、“刷存在感”的營銷手段。
家電爭鋒汽車升溫玩跨界
走過53年歷程的CES近幾年影響力有所下滑,今年更是被詬病為“最沒有亮點”,5G、AI、自動駕駛、8K、柔性屏、折疊屏等技術和產品都不算新鮮,但這并不妨礙十幾萬名觀眾從世界各地蜂擁來到拉斯維加斯。
圍繞新一代通信技術,來自家電、汽車、手機等領域的5G商用展示在現場隨處可見。聯想高調發布了全球首款5G PC(個人電腦)——Yoga 5G,首次將5G連接功能從智能手機領域拓展到了高端計算領域。TCL 也推出了旗下首款5G手機及折疊屏產品。
“5G網絡只是給手機用的話那是浪費,這絕對不是5G網絡建設價值的最大化。”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本屆CES上表示,能促進萬物互聯的5G,更大的應用是在商業的物聯網上,促進萬物智能。
中國智能手機不再是本屆CES的主力軍,不少廠商都瞄準了一個多月之后的西班牙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但家電軍團卻強勢回歸,與索尼、三星等國際廠商爭鋒。海信發布全球首臺可升降卷曲屏幕激光電視;創維推出了首款量產8K電視以及自發光壁紙電視;TCL則展示了下一代Mini LED顯示技術,將數千個微米級別的Mini LED芯片以及驅動電路放置到玻璃基板上,以取得更好的對比度、亮度和可靠性。
自動駕駛在2020 CES更是升溫。騰訊智慧出行帶來海外首秀,正式發布TAI3.0生態車聯網,重點展示了自動駕駛模擬仿真平臺TAD Sim。無人機企業大疆內部孵化的子公司Livox覽沃科技,則推出了兩款激光雷達產品,可用于L3或L4級別的自動駕駛,試水全新領域。
不過,最吸引眼球的消息還是跨界造車的新動態:索尼發布 Vision-S 的電動概念轎車,正式進軍汽車領域;現代汽車則亮出飛行汽車,希望能夠解決未來大城市的擁堵和公共設施的緊張。
中小企業科技產品嶄露頭角
一副增強現實(AR)的眼鏡,同時也能當做微型攝像機,實時回傳佩戴者所看到的畫面。在本屆CES現場,一款AR融媒體智能眼鏡備受關注,引得現場觀眾躍躍欲試。記者了解到,這款眼鏡由梟龍科技聯合北京日報社開發,集輕巧、成像清晰、高性能于一身,視場角可達21°,而鏡身重量僅為33.4克,與普通眼鏡重量相差無幾。
此次亮相2020 CES的梟龍科技,已連續多屆參展,是中國中小企業參展商的典型代表之一。比起部分國內知名企業在本屆CES中的缺席,一些中小企業反而活力四射,“小而精”的科技產品脫穎而出。
南孚電池展出的充電鋰電池在本屆CES中獲得創新獎。記者了解到,該款電池內置三芯合一控制器,能讓電池在充放電時電壓和電流都更穩定,用戶使用起來不但更安全,電能也不易損失。深圳圓周率科技則帶來了專業級8K 360°智能全景相機,讓單機8K全景云直播成為現實。
這些嶄露頭角的新產品,反映出中國創新創業實力的增強。
盲目“趕大集”無益于海外拓展
在外媒眼中,中國廠商參展CES在悄然“退潮”,但實際上,參展企業數量減少的背后,是質量的提升和結構優化。
“真正的高新技術企業展商并沒有減少,參展商的整體結構在優化,展品科技含量不斷升高。”梟龍科技副總裁張威表示,相比此前大量企業盲目參展僅為“鍍金”,國內參展商對CES的日趨理性,也有利于整個行業發展。
一位連續3年參展的廠商代表認為,CES對國內企業來是一塊試金石,如果真正為行業帶來價值,做到技術領先、產品創新,都能在展會上得到及時反饋。但隨著國內企業實力增強,對海外市場越來越熟悉,也會跳過展會環節,有針對性地著手搭建海外營銷體系。
“早些年來CES甚至有政府補貼,花個近萬元就能租個兩三平方米的展位,不少國內企業租一小塊兒地方只為簡單擺上些產品,與CES每年的主題并不真正切合。這也導致此前CES部分展館儼然成了深圳企業一條街。”多次報道CES的一位資深媒體人士分析,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意識到以“趕大集”的營銷心態參展,無助于科創企業提升海外影響力。只有真正將技術落地做好,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才能在CES的舞臺上擁有真正的“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