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城市間的快遞物流車,有望用上更清潔的新能源。12月18日,國創中心-福田汽車新能源智能物流車實驗室在山東濰坊揭牌。實驗室將自主研發攻克新能源電池模組等關鍵技術,并在濰坊設三電工廠生產,從而掃清新能源物流車上路的“障礙”。
國創中心是科技部推動、企業牽頭的綜合性創新平臺。在濰坊揭牌的這個實驗室,是國創中心首個且唯一的新能源智能物流車實驗室。北汽集團總經理、福田汽車董事長張夕勇說,福田基于與國創中心共建實驗室技術成果,自主研發新能源電池模組、PACK、電驅動橋和VCU、MCU、BMS智能電控系統,并落地濰坊建設三電工廠來生產和銷售。
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始,全球新能源車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止到2019年10月,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過830萬臺,其中中國占比51%。物流車能否用上新能源?在業內看來,伴隨著快遞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物流車市場需求龐大,如果采用新能源物流車,更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不過,物流車的成本以及電池續航能力也影響著物流企業的積極性。
一般來說,中重卡跑支線和干線物流,里程往往在五百公里、甚至幾千公里左右,目前還不適合采用電動物流車;但服務半徑不超200公里的城市物流車,現有電動車已經可以應付,這也是電動物流車主要的市場客群。不過,相比傳統車,電動車成本還較高,主要是貴在電池上。
“電池成本已經開始下降,后年預計二者的采購成本相差三四萬。”福田汽車副總經理武錫斌說,對于常年在跑的物流車而言,電比油便宜,預計電動車跑兩年節省下的運營成本就能與買車多出來的成本相抵。換句話說,兩年以后,電動物流車的運營成本將明顯低于傳統物流車。福田汽車是國內是最早一批布局新能源領域的商用車企,已經率先在國內實現新能源客車批量商業運營,并掌握新能源“三電”技術的自主研發與設計能力。
在電池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方面,三電工廠將發揮更大作用。據介紹,新能源智能物流車實驗室致力于“三大電”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提升整車系統集成、電池成組、電機控制、整車控制軟件開發等核心研發能力。據悉,福田總投資3.5億元打造的三電工廠將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2021年4月建成,項目總面積1.2萬平方米,預計2025年實現銷售收入20.3億元。三電工廠第一階段建成后可實現年生產電池包20萬套、電控產品10萬套、電驅2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