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央行又宣布,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2018年6月24日,央行宣布,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
2018年10月7日,央行再次宣布,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2019年1月2日晚間,央行發布消息稱,自2019年起,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元”。這有利于擴大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優惠政策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使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此舉預計將釋放7000億流動性。具體詳戳:降準“預熱”來了?!央行宣布擴大定向降準覆蓋面,預計釋放七千億流動性,春節前還有超4萬億貨幣缺口,全面降準可期
而今日央行宣布降準,為2019年首次降準,也是2018年以來第4次宣布降準。
降準對A股有何影響?▲▲▲
市場普遍認為,連續的降準有利于緩解市場中長期資金面,對股市中長期還是有一定利好作用,特別是連續的降準后,所累計釋放的資金量規模巨大,對股票市場的資金面也會有明顯的紓解作用。
不過,近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11月底開始,央行開始進入連續降準周期,其中次日上證指數出現上漲的次數并不多,上漲概率不到一半,可見降準對股市的短期直接刺激作用總體并不明顯。
如2015年6月和8月的兩次降準適逢A股股災,降準的動作并未扭轉當時的恐慌情緒,市場延續的是還是之前的跌勢。
央行最近一次宣布降準是在2018年10月7日。當時央行宣布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消息公布之后的次一交易日(2018年10月8日),上證指數仍然低開,且全天呈低開低走之勢,上證指數全天下跌了3.72%。
相對應的,從以往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情況來看,對股市的短期影響也未見明顯的利空沖擊。如在2010年到2011年的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周期中,央行宣布上調后,次一交易日上證指數上漲和下跌的情形大體各半。
總體而言,從近些年的歷史數據上看,不論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還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短期均較難改變A股市場既有走勢。
對具體板塊的影響方面,降準對股市上的銀行、地產板塊還是有一定利好。主要在于這兩類行業對資金均較為敏感。
對于銀行而言,降準最大的利好在于釋放更多的可貸資金,擴大銀行的可貸規模,有利于增厚其業績。
對于地產而言,降準的影響則相對間接,主要還是銀行方面貸款資金相對寬松后,地產行業獲得貸款的難度有可能出現一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