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監測幫扶,進一步提升幫扶精準性和時效性,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風險,日前,國家醫保局聯合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堅決守牢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的通知》,《通知》細化了確保應保盡保、穩妥推進政策銜接、強化風險預警監測、常態化實施綜合幫扶、加強部門工作協同和信息共享等具體要求,立足“建機制、聚合力、補短板、防風險”,對守牢防止因病規模性返貧底線作出統籌安排。據監測,2021年以來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基本實現應保盡保。三重制度綜合保障下,農村低收入人口住院報銷水平平穩過渡,待遇應享盡享。
完善鞏固應保盡保成果的政策措施
《通知》緊盯“應保盡保”底線任務,要求各地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參保率不低于99%,并對資助對象范圍、參保管理服務、資助參保資金銜接等作出規定。
一是提升資助參保政策精準性。在落實分類資助參保政策基礎上,更加精準聚焦面臨因病返貧致貧風險的監測對象和邊緣人口,完善資助困難群眾參保政策。明確過渡期內對因病納入防止返貧監測范圍的困難群眾給予定額資助;指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通過醫療救助對因疫因病生活陷入困境無法繳納城鄉居民醫保費的邊緣人群給予臨時性資助。
二是規范參保管理服務。指導各地以統籌地區為單位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參保臺賬,健全完善參保核查比對機制,動態監測、定期通報困難群眾參保情況,確保困難群眾應參盡參,切實鞏固應保盡保成果。
三是促進資助政策銜接。促進醫療救助資助與其他渠道資助政策銜接,鼓勵地方探索通過慈善幫扶、公益捐贈、村集體經濟收入或扶貧項目資產收益等幫助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繳費,采取積極措施提升群眾參保意愿。
扎實做好過渡期醫保幫扶政策銜接
《通知》要求穩定鞏固農村低收入人口醫保待遇水平,確保過渡期政策有序銜接、待遇平穩過渡。
一是強化三重制度保障。指導各地精準落實過渡期醫保幫扶政策,保持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機制平穩運行,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待遇享受情況調度監測,確保醫保幫扶政策應享盡享。
二是促進制度統一規范。督促各地落實落細國家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堅持制度統一規范,堅持保障基本,防止泛福利化傾向。穩定基本醫保水平,逐步實現基本醫保支付范圍統一。落實好大病保險傾斜支付政策,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實施分類救助。
三是穩妥做好政策過渡銜接。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指導各地按照分類退出、逐步并轉、有序調整的思路做好超常規措施并轉治理,推動脫貧攻堅期超常規措施平穩銜接過渡。
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監測預警機制
《通知》要求做好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患者監測預警,確保風險早發現、早干預、早化解。
一是明確監測對象范圍。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指導各地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中高額費用負擔患者監測,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高額費用負擔監測對象范圍拓展覆蓋全體參保人。
二是規范監測標準設置。明確以統籌區為單位,參照上年度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分類合理設定監測閾值,通過動態跟蹤患者醫療保障待遇享受、個人費用負擔、醫療服務利用等情況,及時發現并推送風險信息。同時,部署各地逐級建立跨部門的因病返貧致貧風險排查機制,定期研判參保、資助參保、
三重制度保障、大病專項救治等方面的風險點,協同做好風險處置。
明確常態化監測幫扶的具體任務
《通知》要求按照“缺什么、幫什么”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患者聯動實施精準綜合幫扶。
一是跟蹤落實醫保幫扶政策。對監測預警發現的符合救助條件的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患者,統籌實施三重制度綜合保障,依據其困難身份類別,落實好分類救助政策。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負擔較重的救助對象,統籌加大傾斜救助力度。適應群眾醫保服務需求和疫情防控需要,提升醫保便民服務水平,指導各地探索實行特殊經辦服務事項容缺受理和事后補交材料,簡化優化困難群眾救助申請辦理流程。
二是聯動實施綜合幫扶。對經三重制度保障后費用負擔仍較重的,明確部門聯動幫扶責任。各地醫保部門及時將患者費用負擔信息推送同級防止返貧監測大數據平臺,相關部門按職能聯動實施開發式幫扶或按規定給予基本生活救助或臨時救助,綜合運用商業保險、慈善幫扶、愛心捐助等幫扶措施,保障困難群眾中高額費用負擔患者的基本生活,有針對性化解目錄外費用負擔。
?。偱_央視記者 張萍 怡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