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對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服務平臺、服務使用者提出相關規定,如不得制作、散布含有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內容,假若違規《規定》,則將被采取警告、責令暫停信息更新等相應處罰。
《規定》顯示,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含有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或者煽動實施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散布謠言,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相關內容。同時,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還應防范和抵制炒作緋聞、丑聞、劣跡;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產生性聯想;展現血腥、驚悚、殘忍等致人身心不適;宣揚低俗、庸俗、媚俗內容等對網絡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的內容。
而對于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規定》則指出,應當履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不得傳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內容,同時應當建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機制,制定本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細則,健全用戶注冊、賬號管理、信息發布審核、跟帖評論審核、版面頁面生態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和網絡謠言、黑色產業鏈信息處置等制度。
此次《規定》也就違反相關政策后應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方面進行較為明確的規定,并指出,網信部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建立健全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嚴重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嚴重違反本規定的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和網絡信息內容使用者依法依規實施限制從事網絡信息服務、網上行為限制、行業禁入等懲戒措施。且違反《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規定》正式實施的前一晚,國內包括人人影視、橙光游戲、B站等平臺相繼出現暫時無法登錄、部分作品下線等情況,這也令業內猜測或與《規定》有關,并提前對平臺內容進行處理。(記者 盧揚 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