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7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印發《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提出要將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納入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加強校園安全監管,組織春秋兩季開學工作專項督導。制訂加強高校安全穩定綜合防控體系建設意見、加強學校反恐防范工作指導意見,深化平安校園建設。
教育部提出,2018年要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教育發展活力。積極穩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指導上海、浙江落實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完善方案。指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第二批試點省份制訂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指導有關省份加強基礎條件建設,積極穩妥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發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指導高校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優化選考科目要求。深入推進中考改革,建立地方中考改革動態跟蹤機制。推進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
強化教育督導。啟動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實施中西部教育發展工作督導評估監測。提升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水平,做好第三批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認定工作。繼續開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督導評估認定,啟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市、區)督導評估認定。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確保2018年底校舍建設和設備采購任務“過九成”。鼓勵和支持地方進一步擴大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范圍。將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納入責任督學掛牌督導。
教育部要求,切實加強教材建設。加強大中小學德育教材縱向有序銜接。發布大中小學教材建設五年規劃。出臺中小學、職業院校、高等學校教材以及引進教材管理辦法。啟動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修訂調研,有序推進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一使用培訓工作,2018年覆蓋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加快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等科目必修教材修訂工作并在2018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修訂教育部負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落實地方和高校主體責任,推進統一使用工作,進一步提高使用率和覆蓋率。印發《中小學少數民族文字教材編寫審定管理辦法》。設立若干個國家課程教材研究基地。
教育部明確,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完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辦好學前教育。研究出臺《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和規范發展的意見》。推進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擴大普惠性資源,完善學前教育體制機制。完善幼兒園教師補充機制和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印發《幼兒園玩教具配備指南》,組織征集優質游戲化課程資源。開展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指導各地開展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大力推進實施消除大班額專項計劃,基本消除義務教育階段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印發關于做好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深化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進一步治理“擇校熱”。進一步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優化簡化隨遷子女入學程序。
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深入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推動落實同中西部十省份簽訂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備忘錄》。建立對各省(區、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動態監測機制。完善全國高中階段學校建設項目庫。合理布局中等職業學校,加快改善辦學條件,推動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
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健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體系。研究修訂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適時調整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標準。制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指導意見。改革完善助學金發放機制和發放辦法,召開全國學生資助工作會議。推動調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員資助標準,研究完善優秀自費出國留學生獎學金政策。
教育部強調,進一步提高保障能力,夯實教育可持續發展基礎。全面加強教育經費投入使用管理。按照教育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督促落實各級政府教育支出責任,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只增不減,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
教育部強調,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加強校園安全監管,組織春秋兩季開學工作專項督導。制訂加強高校安全穩定綜合防控體系建設意見、加強學校反恐防范工作指導意見,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加強中小學校車安全管理。推動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積極應對輿情,確保平穩有序。出臺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深入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