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面二孩”最快或年內實施的報道近日成為輿論焦點。國家衛計委前日晚間回應稱,目前暫無全面放開生育二孩的時間表,相關問題仍以國家衛計委最新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的說法為準。
7月10日,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記者關于“何時全面放開二孩”的問題時曾表示,要積極做好進一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論證工作,“正在按中央的要求抓緊推進有關工作”。
不過,以“單獨二孩”政策的推出為參照系,全面放開二孩要落地,恐怕至少還要經歷4個關鍵程序。
第1關
中共中央的決定
無論生育政策如何調整,計劃生育始終被奉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因此,生育政策的調整還要由中央來敲定。
例如,“單獨二孩”政策敲定的標志性事件,就是2013年11月的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
全會決定中提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此前,多位人口專家曾向南都記者表示,經過1-2年的“單獨二孩”過渡和評估,教育、醫療等各方面公共服務做好準備,“十三五”期間推開“全面二孩”可期。
而根據中國的政治慣例,每一屆中央委員會的第五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正是以定調“十三五”為主題。南都記者查閱十六屆與十七屆五中全會,均提及人口與生育政策的內容。
第2關
國務院制定調整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
“單獨二孩”政策在2013年11月敲定之后,當年12月國務院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議案”,12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通過了決議。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關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見》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名義向社會發布的,可見規格之不同。
事實上,中央層面并不會有太多實質性的政策細節和配套措施出臺,更多是象征意義的“走程序”。
不過,《意見》確立了各地落實“單獨二孩”政策三步走的方案:省(區市)的政府制定實施方案;報國務院主管部門(即國家衛計委)備案;省人大或其常委會修訂地方性法規。
隨后,就進入了各地準備實施方案并報批以及等待的階段。
第3關
各地實施方案報批
國家衛計委官員曾向南都記者介紹,各地把實施方案遞交給地方人大或其常委會審議前,先提交給國家衛計委進行備案,與國家衛計委共同商討、完善方案,主要考慮的是當地的醫療衛生、教育、就業等配套公共資源能否滿足,以避免由于準備不足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浙江省當時向國家衛計委報備了方案,被要求補過一次材料。
而廣東省衛計委主任陳元勝介紹,雖然政策實施是由地方人大來批準的,但是首先要經過國家衛計委的報備并批復。廣東曾在2011年申請試點“單獨二孩”未果。去年3月20日,在收到“國家衛計委關于廣東省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的復函”后,省政府才在3月末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臨時加進議程,第一時間呼應民意。
第4關
地方人大修訂計生條例
相應地,各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須經地方人大修訂,將原有的“雙獨二孩”條款修改為“單獨二孩”。
不過,“全面二孩”的實施意味著實行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徹底瓦解,對法規中現有條文的影響會比“單獨二孩”更大,因此到時各地計生條例或許會做更大范圍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