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更需要做的,還是想辦法把快樂還給孩子,把生活還給孩子
2月21日,重慶市急救中心整形科,一個愛美的媽媽怕女兒容貌輸在起跑線上,竟將剛滿1歲的女兒抱到醫院,要做雙眼皮手術。媽媽的這一行為遭到醫生的斷然拒絕和批評。(2月22日《重慶晚報》)
醫院專家的批評很有道理,但媽媽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根源不是出于父母的虛榮心和欲望,而是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導致的?!安灰尯⒆虞斣谄鹋芫€上”這一觀點被媒體放大之后,似乎已經成為籠罩在越來越多家長頭上的陰影,生怕因為自己考慮不周或下手太晚而拖了孩子的后腿。如今的社會,對女孩來說,美麗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一種競爭力,現實的無奈讓這位母親作出了無奈的選擇,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反思“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社會教育問題,我們必須思考兩個前置性問題:究竟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孩子的起跑線究竟輸不輸得?如果這兩個前置性問題得不到科學的回答,“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本身就是一個偽問題。方向遠比速度重要,如果起跑線的方向沒有選擇對,就會導致好心辦了壞事,不僅沒有贏的可能,而且會輸得很慘。在正確的方向上持續前進,每天進步一點點,遠比首先站在正確的方向上重要,龜兔賽跑、眾人熟知的方仲永就是“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站”的最好例子。
集體無意識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模糊了一個本質性問題,即,生活的本質是什么?雖然無數哲人在思考,至今卻仍沒有一個公認答案。我想,競爭雖然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絕不是唯一的本質。我很贊成美國管理大師、《第五項修煉》作者彼得·圣吉說的那句話:“我們的使命就是以滋養生命的方式生活?!蔽乙埠苜澇芍骷彝趺上壬奶嵝?“生活的本質是你喝的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子,真正的高貴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舉起了華貴的杯??粗厣畋举|的人在人生的路上,艱苦跋涉,尋找更甜更美的甘泉,他的人生也在這條路上留下了一座座豐碑。而那些手捧金杯玉盞的人,最后只守著那幾個杯子度過了一生?!?/P>
要厘清“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我們應該由生活的本質繼續追問:孩子的童年究竟意味著什么?是的,孩子的童年應該為將來的生活做準備。但是,童年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沉浸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論調中,孩子體驗不到童年生活的美好,也許就會讓孩子的人生真正輸在了起跑線上?,F實中,不少孩子就是因為家長“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壓力影響,對生活失去了價值認知,有的在后面的發展中迷失了,有的甚至以自殺的形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讓家長欲哭無淚。
在教育的角度,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曾做過一個長期跟蹤實驗,把175個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由父母循序漸進地進行培養;另一組則接受超前教育。開始的時候,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確實比第一組的孩子表現優秀,但到了約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優勢便喪失了。再后來,一些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因為對已有的知識失去了新鮮感,慢慢地滋生了不良學習習慣,最后便落伍了。與此類似,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蔡望懷是如此評述教育的力量的:“相比于知識的傳授,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點燃,點燃對美好高尚生活的熱愛,點燃奮發上進的動力,點燃追求真理的激情?!?/P>
但我們又必須面對一個現實,種種教育不公現象,確實讓一些孩子們難有公平的起跑線。對此,家長們采取各種措施,讓孩子提前開始學英語、數學、識字、背誦古詩詞……學鋼琴、繪畫、舞蹈、音樂……整容、社交……“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許是對的,也許是錯的,誰也不知道答案,甚至自己也難以免俗。
作為理性知識分子,覺得在“究竟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孩子的起跑線究竟輸不輸得?”的前置性問題,還沒有得到科學解答之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確實不值得宣傳和推廣。家長們更需要做的,還是想辦法把快樂還給孩子,把生活還給孩子。郭文婧原題:先厘清孩子的起跑線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