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記者王歡報道,“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二戰”期間制造的一起慘絕人寰且不可饒恕的罪行,鐵證如山國際社會早有定論,然而日本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不顧中國人民感情,公然宣稱該歷史“不存在”。事后,河村不僅沒有表示道歉,甚至稱其發言旨為“中日友好”。對此,南京市政府2月21日通過官方微博相繼做出三次表態,駁斥河村的言論,指責日本媒體炒作,并宣布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的官方交往。
第一次回應:駁斥
21日凌晨,南京市赴日代表團第一次發表聲明。
代表團表示:“對河村隆之的言論,南京市代表團嚴正指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不容抹殺,鐵證如山,國際社會對此早有定論。你的這番言論是不負責任的,是對歷史的歪曲和對南京人民的不尊重。我們希望能夠正確地認識和對待那段歷史,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多做有益中日友好和兩市人民友誼的事情。”
第二次回應:指責
21日下午,南京代表團在離開日本前再次“說明”。
該“說明”表示,日本媒體選擇性地報道了河村的言論,沒有全面客觀地報道我市代表團的回應,并借機炒作。
“說明”稱,2月20日上午,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在與代表團會面時,發表了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存在的相關言論。南京市代表團團長當即作了回應。會面結束后,名古屋市國際交流課的官員一再解釋:實在對不起,河村市長發表這樣的言論,只代表他個人,不能代表市政府。此前,名古屋市政府的有關官員也曾提及過:河村經常發表一些奇談怪論,但只能代表他個人的觀點。
第三次回應:“斷交”
2月21日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經授權發布:鑒于現任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嚴重傷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
專家:南京做出最強硬抗議
針對南京宣布“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一事,國際關系學院日本問題學者楊伯江教授認為,這是近一段時期針對日本個別政客否認南京大屠殺問題最強硬的抗議動作。
從外交上看,由于河村的言論傷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政府作出這個決定也是符合外交慣例的。另外,此次南京市只是講暫停與名古屋市的官方往來,這個表述也是對兩座城市未來可能恢復交往留有余地,也許河村對他的言論道歉或有所讓步,甚至名古屋市市長輪替后,兩座城市的官方交往也會陸續恢復。
此外,楊伯江分析,此次事件后國內網絡上網民的聲音也對南京市的最終動作起到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