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近日來,“活熊取膽”的歸真堂因出現在證監會公布的擬上市企業名單上,而招致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力挺其的中國中藥協會也被推至風口浪尖,并與亞洲動物基金會(AAF)之間波瀾頻起。
昨天,另一家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為“它基金”),已聯名畢淑敏、李東生、薛蠻子等眾多知名人士正式致函證監會,反對歸真堂上市。
>>最新
兩基金和70名人阻擊歸真堂
昨天,它基金向記者發來一份《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吁請函》,其中詳細列述了歸真堂不符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的各項理由,并倡議證監會對歸真堂的上市申請不予支持及批準。
據其函件內容陳述,歸真堂不符合上市條件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其主營的熊膽業務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國家的產業政策是不斷限制野生動物入藥數量,而歸真堂卻計劃通過上市融資,擴大養熊場規模,這顯然與國家倡導的產業發展方向相悖;二是隨著社會各界對“活熊取膽”的強烈抵制,熊膽行業經營環境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并對歸真堂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三是歸真堂在最近三年內存在違法行為。函件稱,衛生部和國家林業局、工商總局等機構都曾發文,對熊膽粉的應用范圍做出要求。但據有關媒體報道,歸真堂不顧上述國家規定,擅自出售未獲得保健品批號和藥品批號的熊膽茶,侵害消費者健康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實屬違法。
據了解,它基金本次致函證監會,獲得了包括TCL董事長李東生、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好利來公司總裁羅紅、作家畢淑敏、歌手韓紅等70余位社會知名人士,及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和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兩公益組織聯合署名。
昨天,它基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本次函件是經過證監會信訪辦接待處遞交的,目前尚未得到證監會的正面答復。但無論如何,它基金將繼續發起第二輪更為廣泛的聯署簽名活動,希望借此阻止歸真堂上市,進而在即將到來的兩會上呼吁盡早立法取締備受詬病的活熊取膽業。
支持方
熊膽粉目前不可替代
在此番抵制歸真堂上市的諸多方面中,既有亞洲動物基金、它基金等公益組織競相發力,也有網民通過網絡發起的一次次抵制言行;但歸真堂亦非全無支持者,中國中藥協會就是其鐵桿粉絲。尤其是在事件的演進中,雙方甚至產生了“針尖對麥芒”式的沖突
盡管歸真堂之名近來市場遠播,但其至今都未曾以其公司身份就“活熊取膽”有關的爭議發表任何言論。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于2000年12月18日經民政部(民社登[2000]2號)批準成立的中國中藥協會成了其主要支持者。
日前,在由中國中藥協會等主辦的“珍稀藥用資源保護利用與中醫藥發展戰略專家座談會”上,各路專家圍繞珍稀藥用動植物的保護與開發展開討論,看似是一場普通的行業研討會,但其最終落點卻在于熊膽所特有的藥用價值仍不可取代。
此間,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明指出,人工養殖黑熊是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資源的最佳途徑,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黑熊資源。目前成熟的黑熊養殖產業不但為中醫臨床用藥提供了保證,而且醫學造瘺能夠讓黑熊自由地活動、正常地繁殖、健康地生活,使保護和合理利用達到雙贏的狀態,實現了人與動物的和諧發展。
而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高學敏則直言,熊膽入藥在我國有上千年歷史,許多著名的中成藥中都有熊膽成分,一直延續到今天也是臨床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熊膽作為中藥廣泛使用,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而是不可取代的問題。社會上認為可有可無的說法、熊膽沒有療效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相較于對“活熊取膽”的寬容,中國中藥協會對率先發起抵制歸真堂上市的亞洲動物基金會則毫不留情。在向媒體公開發出的函件中,中國中藥協會稱,“受西方利益集團資助的、由英國人創辦的亞洲動物基金會,假借動物保護名義,長期從事反對我國黑熊養殖及名貴中藥企業的宣傳”,其目的就是“脅迫我國取締養熊業,以限制熊膽粉入藥、削弱中藥競爭力、為西方利益集團壟斷中國肝膽用藥市場謀取更大利益”。
據了解,為進一步闡明熊膽粉不可取代性等,中國中藥協會將于近期召開新聞發布會;而歸真堂方面則將擇機公開其養熊場,以供媒體等對其經營模式加深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