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實驗艙艙門打開
航天員景海鵬進入天宮一號實驗艙
航天員檢查天宮一號內的設備
閩南網6月19日訊 昨日14時7分許,神舟九號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順利“牽手”,首次載人自動交會對接順利完成。17時7分,順利從神九進入天宮一號的航天員景海鵬向地面發出報告,“感覺良好!”此時,神九和天宮一號組成的組合體已平穩飛行近3個小時。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進入在軌運行的航天器,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飛行由驗證性飛行試驗完全過渡到“真正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
景海鵬、劉旺、劉洋仿佛靈活的魚,先后順利通過對接通道“游”進天宮一號。這艙門間的穿越,實現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又一次歷史性跨越。
對接“九天”牽手雙飛
16日發射的神九進入預定軌道后,經過4次變軌,于18日中午抵達距天宮一號后下方52公里處,彼此建立穩定的空空通信鏈路,開始自主導航。5公里、400米、140米……飛船在距離天宮一號30米停泊點進行最后一次停泊后,以0.2米/秒的相對速度緩緩接近天宮一號。
14時7分許,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環剛一接觸,神九尾部4臺發動機隨即點火,將飛船輕輕推進天宮懷抱。不到8分鐘,對接機構先后完成捕獲、緩沖、拉近和鎖緊4個過程,天宮一號與載客前來的神九穩穩地連接在了一起。此后,神九和天宮一號組合體以7.8公里/秒的速度繞地球飛行。
自動交會對接過程中,飛船上景海鵬、劉旺、劉洋表情輕松、狀態良好,不時向地面報告飛船狀態。
入宮景海鵬先“游”進天宮
記者在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看到,景海鵬先是順利地打開飛船軌道艙前艙門,然后在劉旺、劉洋幫助下,進入直徑為不到1米的對接通道。
17時6分,伴隨著天宮一號實驗艙艙門平衡閥的完全松開,景海鵬向前推動天宮一號艙門,艙門緩緩地自下向上打開!北京飛控中心的人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約一分鐘后,身著印有五星紅旗的藍色艙內工作服的景海鵬,上身前傾,兩手擺動,像一條歡快的、迫不及待的魚兒,又像一只輕盈的、展翅欲飛的鳥兒,慢慢地“游”進天宮一號。
甚至來不及站穩,景海鵬就舉起右手,沖著鏡頭揮手。他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搬家兩男航天員裝飾“新房”
僅僅一分鐘后,劉旺接著“游”進天宮一號。在失重環境下,他有點站立不穩,景海鵬趕緊扶了他一把。
右手扶著艙壁,劉旺用左手沖著鏡頭招手。
兩人很快適應了天宮一號的環境,按照程序往艙壁上安裝裝置,忙個不停。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總體室副主任陳欣說,兩人主要在做氣體采樣包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狀態設置兩項工作,把組合體調試成更適合航天員工作生活的環境?!昂帽劝嵝录?,要先裝修房子。天宮一號雖然是‘精裝修’,但也得裝飾一下?!标愋佬χf。
天宮一號航天員活動空間有15立方米,較之以往的神舟飛船六七立方米的空間而言,有了很大擴展,更加適合航天員長時間居住。
隨著景海鵬和劉旺的調試,天宮一號艙壁上安放的電腦屏幕亮了,室溫也調整到20多攝氏度,“家里”漸漸有了生氣。
“神舟九號,請通報個人身體情況!”
“神舟九號狀態良好?!?/P>
微笑在“廈門”拍太空全家福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就在兩人忙活的這段時間里,女航天員劉洋仍留在神舟九號軌道艙內值班。千呼萬喚,17時26分,女航天員劉洋終于“游”過艙門,來到天宮。
看到劉洋有種要飄走的感覺,正在工作的劉旺停下手頭的工作,扶著她慢慢站穩。性格開朗的劉洋,咧嘴笑了起來。
3位中國航天員齊聚天宮,揭開了億萬中國人期待千年的天宮生活大幕。
全新的環境、寬闊的空間,讓初次進駐“天宮”的3位航天員看起來十分興奮。因為失去重力而要固定住雙腳的航天員,互相扶持著轉向攝像頭,長期的共同訓練,讓三個人的配合如同家人一般默契。
揮手。微笑。
在廈門測控站上方,在攝像機鏡頭前向收看電視直播的億萬觀眾揮手致意,3位航天員第一次在中國的空間實驗室留下了“全家?!?。
圓夢天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陳善廣用“如夢如幻,如詩如畫”評價3位航天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