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1日訊 “天宮一號在軌飛行表現完美,一切正常?!敝袊d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10日說,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初降軌至對接軌道,等待神舟九號飛船前來相會。據昨日都市快報報道,9日,航天發射場現場的一位權威專家說:神舟九號已經確定了第一發射窗口,將于本月16日下午發射。兩位備受關注的女預備航天員也于昨日曝光,她們一位叫劉洋,另外一位叫王亞平,都曾經在武漢飛行部隊服役。
【動態】天宮準備就緒
自2011年9月29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以來,天宮一號已在軌運行255天,其間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進行了兩次交會對接,并完成了組合體控制和管理技術等部分空間站關鍵技術的驗證。
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說,空間應用系統利用天宮一號的實驗支持能力開展了地球環境監測、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環境探測三方面的空間科學試驗,目前部分科學實驗與應用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接下來的飛行中,天宮一號不僅要與6月中旬發射的神舟九號飛船實施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還將第一次迎來來自故鄉的航天員。
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說,目前,天宮一號姿態控制穩定,測量設備狀態良好,資源充足,內部環境滿足載人要求。
天宮一號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在軌工作壽命兩年。其中實驗艙可供3名航天員駐留。
9日10時30分,承載著神舟九號飛船、長征二F遙九火箭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臺被安全轉運至發射塔架?,F場的一位權威專家說:神舟九號已經確定了第一發射窗口,將于本月16日下午發射。
【看點】誰是首位“女飛天”?
神舟九號飛船將搭載3名航天員進入太空,其中包括我國首位女航天員。
據了解,2010年我國已經完成新一輪航天員選拔工作,5名男預備航天員、2名女預備航天員全部從空軍現役飛行員30名男性候選人和15名女性候選人中選出,并分3批進行生理功能和心理等全面檢查。
近日,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透露,的確有兩名女航天員在參加訓練,如果不出意外將有一人進入太空。據了解,最引人注目的是兩位女航天員,其中一位叫劉洋,另外一位叫王亞平。她們曾經在武漢飛行部隊服役。兩位女航天員因為其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超強的心理素質,經過重重選拔,被確定為首飛女航天員乘組。
據介紹,王亞平1978年出生于山東煙臺市,她曾駕機參加過多次戰備演習、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云減雨等重大任務。
劉洋是1978年出生的,河南人,高中畢業后,通過層層嚴格的體檢,劉洋以超過當年地方重點院校錄取線31分的高分,選擇了長春第一飛行學院,成為一名女飛行員,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空軍在河南招收的首批女飛行員。
【揭秘】為“她”特制艙內服
為了給神九載人飛行做準備,在神八無人飛船中曾搭載了兩個各重75公斤的形體假人,按真實飛行狀態穿著艙內航天服,服裝上安裝有生理信號測試盒。
航天員中心的專家許志表示,在真實飛行中,心電、呼吸、體溫、血壓四大生理指標密切關系著航天員飛行時的身體健康,需要實時監測,供地面醫監醫生分析。航天員會24小時穿著生理信號測試背心,提取這些生理指標。
形體假人穿著的艙內航天服,在飛船發射、返回和變軌階段航天員是必穿的,危急時可以救命。飛船座艙一旦發生泄漏,壓力突然降低,艙內航天服可以立即供氧供氣,提供防護。
航天服專家劉向陽說,艙內航天服只在飛船中配備,航天員在天宮中工作、生活不需要穿著艙內服。他還透露,對女航天員的艙內服進行了研究,是針對她們的體型特征進行設計的,保證服裝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