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華商開的店鋪前,顧客稀少
閩南網5月30日訊 “注意!hondos附近,有店拋售”“替友轉讓中餐館,好價格”“轉讓店鋪和汽車”……最近,希臘華人社區論壇希中論壇上轉讓二手店鋪和二手車的帖子越來越多。
《中希時報》總編輯汪鵬29日說,據初步統計,巔峰時希臘華人有兩三萬,現在只有一萬多,一半左右的華商選擇離開。一段時期以來,在他們報紙上發布最多的便是店鋪轉讓信息。
1.現狀華商數量減少一半左右
在希臘做廢料回收貿易的鄭楠(化名)剛發布一條轉讓店面的帖子,就收到一條讓他哭笑不得的回復:“現在買店的是傻子,賣店的是騙子,開新店的是瘋子?!?/P>
“我在這邊的華商朋友有一半都回國了,有一部分還在觀望。陸續還有人走,今年年底還會走很多朋友。因為政府出臺了很多新規定,年底前要補交各種稅費?!编嶉f。
中國城董事長吳海龍介紹,1998年第一批來希臘創業的華人帶來了物美價廉的中國紡織品和小商品,迅速占領了希臘市場。當時希臘的貨幣仍是德拉克馬,中國商人用麻袋裝錢的事例一度被當地人傳為奇談。
《中希時報》總編輯汪鵬告訴記者,巔峰時期,希臘華人數量約有兩三萬,不過,初步統計現在只剩下一萬多,一半左右的華商選擇離開。他說,債務危機沖擊希臘人的生活,直接波及華商生意。一些華人見無利可圖,開始變賣資產轉向第三國或回國發展,這是希臘華人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2.留守擺地攤送外賣等待機會
汪鵬說,雅典華人區現在基本告別了從前熙熙攘攘的繁榮景象,大多數店鋪門庭冷清,許多商鋪支撐不住關門歇業,以往日銷售額近萬歐元的商鋪,如今能夠勉強保本已算幸事,更多家底不夠厚實的華商只能關門,另謀出路。
希臘華人華僑福建聯合總會秘書長張祖鑾說,華商生意上的落差可以從數字上直觀地看出:批發市場的營業額達不到2010年的一半,有時候甚至只有1/3。危機前,希臘的華人零售店約有2000家,現在1/3的店鋪都已關門。
張祖鑾說,現在很多人還在觀望等機會,如果希臘正式退出歐元區,重新使用以前的貨幣導致貨幣貶值,那對華商來說才是滅頂之災。希臘華人旅游業聯合會會長張步仁說:“中國人吃苦耐勞,很多選擇留守的希臘華商不做老板了,就去擺地攤,到當地餐廳工作,送外賣?!?/P>
3.自救倒騰希臘貨回國賣
張步仁說,現在在希臘做買賣的華商有80%賠本,15%持平,5%盈利。其中盈利的人轉頭向中國出口紅酒、橄欖油、大理石、干果或者轉到國內做房地產。
汪鵬介紹,十年來,希臘華商的經營模式基本固定在向希臘本土市場輸入中國廉價產品的范圍,這種依靠希臘民眾消費力賺錢的經營模式在如今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已無法生存發展。此后反向思維開始出現在希臘華商的頭腦中。
很早以前,希臘華僑華人總商會會長徐偉春就想到了反向貿易。徐偉春把反向貿易的目標盯在了希臘的大理石上,當時還看中了當地盛產的橄欖油。不過,最先啟動的還是紅酒。
部分留守希臘的華商通過這樣的方式走出小商品貿易的模式,往更加高端和國際化的平臺發展。這樣的逆向貿易也是希臘華商積極自救的手段。據希臘發展部的數據顯示,希臘對中國的出口總額只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但今年對華出口已經增長了50%以上。
4.解析華商選擇離開要謹慎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副所長江時學29日說,面對危機,華商的任何反應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希臘有直接投資的華商可能無法輕易離開,但那些做小本生意的可以說走就走,不過在選擇離開以前,要慎之又慎。
“我認為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不大,但違約的可能性在增加?!苯瓡r學說,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好處是可以有自己的貨幣,可以貶值。但希臘可出口的東西不多,貶值的優勢就打折了。
江時學稱,如果真的退出,希臘將面臨滅頂之災。首先,大量資本會外逃;其次,銀行擠兌迫使金融體系快速崩潰;第三,市場信心的跌落會使希臘無法吸引外資。最終的結果是,國民經濟在泥潭中愈陷愈深。這一災難可能會在數年后才能消停。由此可見,華商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