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不合格童裝
閩南網5月28日訊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北京、上海、廣東等7省市47家企業生產或經銷的63種童裝進行了比較試驗,最新結果顯示,33.3%的樣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其中,15.9%的童裝纖維含量與實際不符,有3種甲醛含量、pH值及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含量超標,長期與人體接觸可能致人體細胞癌變。這些超標物質不易洗滌,長期使用會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樣品來源購自大型高檔市場
記者從北京市消協了解到,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由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從市場上購得,樣品涉及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廣東、陜西等7個省市47家企業生產或經銷的63種兒童、嬰幼兒服裝。樣品均來源于大眾耳熟能詳的北京大型高檔市場,如北京的藍色港灣、燕莎奧特萊斯、中友百貨、西單大悅城、王府井新東安市場、王府井銀泰百貨、新中國兒童用品商店等商場,宣武門沃爾瑪等超市,基本涵蓋了北京地區的大部分購物市場。
另外,工作人員還在百榮世貿商城以及凡客誠品、麥考林、夢芭莎、天貓商城等網絡購物網站進行了隨機購買。
測試結果
超三成樣品不合格
本次比較試驗依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嬰幼兒服裝》、《嬰幼兒針織服飾》、《兒童服裝、學生服》等標準對樣品的標志、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漬、耐摩擦、耐唾液)、異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磨性能等指標進行測試。
此次試驗委托中國商業聯合會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北京)進行。北京市消協介紹,本次比較試驗中,63個測試樣品有21個樣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占樣品總數的33.3%。
經測試,纖維含量和色牢度是出現質量問題的主要項目,這說明部分嬰童服裝生產企業對采購的服裝面料把關不嚴。
消協建議
應選淺色并留票據
北京市消協建議,消費者購買時要查看產品標志的標注,注意服裝的面料,首選是棉織物,手感柔軟、透氣。尤其是接觸皮膚的衣物,更要以純棉為主,不宜選用化纖類商品,否則不利于兒童健康。
購買時,要選擇正規的購物場所并妥善留存購物憑證,以便出現質量問題后能夠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購買同時要檢查服裝尤其是印花部位是否有異味,包括香味等味道在新服裝上不應存在。
另外,北京市消協提醒消費者,選購嬰幼兒貼身衣物時應選白、淺藍、淺粉等素雅顏色,不僅更安全,還可更好地觀察嬰幼兒的分泌物,發現其健康問題。新購的嬰童服裝應洗滌后再穿著。
部分不合格品牌童裝
北京普瑞蒂商貿有限公司生產或經銷的聰一牌款號/貨號為019#的樣品:甲醛含量實測為179mg/kg,超出國家要求標準的1倍多。
大連韓錦貿易有限公司總代理、北京鑫花妮服飾廠分銷的CALISSE牌:款號/貨號為ULSCS302的樣品pH值實測為9.0,也超出國家標準的近1倍。
百榮世貿商城銷售的頑皮狗牌(未標注生產廠家信息):款號/貨號為Z016L的樣品被測出含有聯苯胺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名詞解釋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一種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染料,在與人體的長期接觸中,染料如果被皮膚吸收,會在人體內擴散。這些染料在人體的正常代謝所發生的生化反應條件下,可能發生還原反應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經過人體的活化作用改變DNA的結構,引起人體病變和誘發癌癥,并且潛伏期可以長達20年?!秶壹徔棶a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是禁用的。
問題1纖維量“表里不一”
纖維成分含量是服裝的主要品質指標,經測試,63個樣品中有10個樣品纖維含量與實際不符,占樣品總數的15.9%。
問題2色牢度不佳
服裝和人體皮膚關系最為“密切”,而直接關系到人體皮膚健康的則是色牢度,即織物染色的堅牢程度,當色牢度不佳時,染料可能會從紡織品轉移到皮膚上,對人體造成傷害。
本次比較試驗中,63個樣品中有10個樣品色牢度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占樣品總數的15.9%。
問題3甲醛含量、pH值超標
關于此項檢測,本次比較試驗的63個樣品中,有3個樣品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部分紡織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含有甲醛的助劑,導致甲醛含量超標。
北京市消協介紹,甲醛是一種有刺激性的氣體,能通過飲食、呼吸或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對人體眼睛、皮膚和黏膜具有極大的刺激性。紡織品的pH值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間對人體有利,如果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皮膚過敏或誘發感染。不合格染料中的芳香胺容易被皮膚吸收引起過敏,長期與人體接觸還會導致人體細胞的癌變,該種染料無色、無味,并且不能通過洗滌等方式來減輕其危害。
專家透露,以上有害物質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是嬰幼兒經常會將衣服等咬在嘴里,導致孩子將其吸吮到嘴里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