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路和人越來越熟,我喜歡這種感覺”
鄭勇,42歲,黑龍江人,公交司機
“既然干這行,就有責任干好”
楊云中,55歲,四川人,環衛工人
“作為一名警察,我做好了我該做的”
周恒義,42歲,山東人,特種警察
“和年輕人在一起,讓人保持年輕心態”
林慧娟,24歲,安溪人,音樂老師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在國際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我們選取了5位普通勞動者:守護城市公共安全的威武特警,為市民出行作出貢獻的微笑司機,18年沒有回老家的四川籍環衛工,愛街舞也熱愛崗位的護士男孩,和90后學生打成一片的24歲女教師。
我們試圖用一張圖片,詮釋他們的勞動與生活;用他們的話語,來講述勞動者的感受和故事。
勞模司機,愛微笑
高大壯實,東北大漢,性格憨厚,愛微笑。鄭勇來泉州六七年,開過29路、802路,這個月起開801路。
有一個細節,他記得很清楚。開802路4年多,有很多坐車的市民變成熟人,上車時大家都點頭致意;換到開801路后,有個乘客突然上了這趟車,還趁著空隙聊幾句,就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
前天,鄭勇被授予市級勞模。他說,在泉州,每天走固定線路,遇見熟悉的面孔,路和人都越來越熟,這種感覺,就是他想要的。
男急救護士,愛街舞
“叮鈴鈴——”
就像小時候聽到上課鈴一樣,鈴聲一響,小莊就緊張地盤算著:小夾板帶了沒,一次性注射器夠不夠……
小莊,泉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的一名男護士,參與院前急救工作,平常在單位則以跳街舞聞名。
急救這份工作,也有危險性。小莊說,曾有同事在汽車著火現場剛把傷員拽出,汽車就爆炸了。而平時挨醉漢一拳,被精神病患者推搡,在跳樓現場守候數小時施救,都是常有的。遇上季節變換,心腦血管疾病多發,一天還要出警20多趟。
環衛工,18年沒回老家
這是一個連續18年堅守崗位的男人,也是一個18年沒回家的父親。
楊云中,鯉城開元街道環衛所一名工人,保潔五六百米長的縣后街。17年來,縣后街的店主換了一批又一批,只有楊云中每天準點出現。平日,他下班,妻子就上班,夫妻倆輪流。如此這般,一天又一天,一晃18年。這些年,即使兒子在老家結婚、孫子出生,夫妻倆都沒回去?!罢f不想家是騙人的,但回一趟要好幾百元,舍不得”。
環衛所管理人員王先生說,楊云中是所里最資深的環衛工,大家敬重他,“這次他當選市級勞模,代表著我們這一群人”。
女教師,教書讓人年輕
22歲時就開始教書,在泉州幼師任教兩年后,林慧娟慢慢覺得,開始有了“教師的感覺”。
林慧娟,4歲時聽到一聲琴聲,跑到親戚家樓上,死死抱住一臺電子琴不松手,最后將琴“搶”回家;從此,她的人生就與琴聯系在一起。如今,她的學生都是十五六歲的,和她差不了多少。她喜歡講臺下這些年輕的面孔,常邀他們聚餐。
她對這份工作的定義是:和年輕人在一起,讓自己保持年輕心態。
特警,也愛打游戲
周恒義的工作,很威風也很危險:頭戴黑面罩、手持沖鋒槍,在最緊急狀況下現身。
他有一種氣場,你老遠就能感覺到:霸氣。特戰軍人出身,強壯如牛,行步如風。
他在泉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特警大隊負責訓練新招進來的特警隊員,訓練之外,和那群小伙子打成一片:親切,愛家人,打打游戲。他所在的特警大隊,近年來成功處置十多起涉爆、涉槍、涉黑等特大案件。
陳建輝 吳佳弘 黃謹 謝明飛 文/圖